单片机历史

全部回答2
默认 最新
  • 单片机的发展历史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4年~1976年):单片机初级阶段。因工艺限制,单机采用双片形式,而且功能比较简单。例如仙童公司生产的f8单片机。 第二阶段(1976年~1978年):低性能单片机阶段。以intel公司的mcs-48系列单片机为代表。这种单片机片内集成有8位cup,并行i/o口,8位定时器/计数器,ram及rom等。不足之处是无串行口,中断简单。 第三阶段(1978年至今):高性能单片机阶段。单片机以其优异的性能,低廉的价格,不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单片机生产厂商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多系列,多型号,各种性能组合的单片机层出不穷,不断满足不同应用场合的新要求。随着芯片制作工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单片机需求量的不断加大,单片机的性能价格比不断攀升,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单片机技术的开放性,生产商的竟争激烈性和广泛的市场需求等因素,无疑为单片机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因此,单片机应用开发成为当今电子工程技术人员急需掌握的技术。
    0 点赞
  • 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个逻辑功能的芯片,而是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概括的讲:一块芯片就成了一台计算机。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为学习、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学习使用单片机了解计算机原理与结构的最佳选择。可以说,二十世纪跨越了三个“电”的时代,即电气时代、电子时代和现已进入的电脑时代。不过,这种电脑,通常是指个人计算机,简称PC机。它由主机、键盘、显示器等组成)。还有一类计算机,大多数人却不怎么熟悉。这种计算机就是把智能赋予各种机械的单片机(亦称微控制器)。顾名思义,这种计算机的最小系统只用了一片集成电路,即可进行简单运算和控制。因为它体积小,通常都藏在被控机械的“肚子”里。它在整个装置中,起着有如人类头脑的作用,它出了毛病,整个装置就瘫痪了。现在,这种单片机的使用领域已十分广泛,如智能仪表、实时工控、通讯设备、导航系统、家用电器等。各种产品一旦用上了单片机,就能起到使产品升级换代的功效,常在产品名称前冠以形容词——“智能型”,如智能型洗衣机等。现在有些工厂的技术人员或其它业余电子开发者搞出来的某些产品,不是电路太复杂,就是功能太简单且极易被仿制。究其原因,可能就卡在产品未使用单片机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上。 单片机的历史 :第一代:七十年代后期, 4 位逻辑控制器件发展到 8 位。使用 NMOS 工艺(速度低,功耗大、集成度低)。代表产品: MC6800 、 Intel 8048 。 第二代:八十年代初,采用 CMOS 工艺,并逐渐被高速低功耗的 HMOS 工艺代替。代表产品: MC146805 、 Intel 8051 。 第三代:近十年来, MCU 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特点: ( 1 )在技术上,由可扩展总线型向纯单片型发展,即只能工作在单片方式。 ( 2 ) MCU 的扩展方式从并行总线型发展出各种串行总线。 ( 3 )将多个 CPU 集成到一个 MCU 中。 ( 4 )在降低功耗,提高可靠性方面, MCU 工作电压已降至 3.3V 。 第四代: FLASH 的使用使 MCU 技术进入了第四代。
    0 点赞

没有更多内容了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