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八年级上册的物理重点总结

全部回答4
默认 最新
  • 好勤奋的学生啊~已发送,希望可以助你一臂之力!暑期愉快!
    0 点赞
  •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概念总结 第一章:声现象 §1.1:声音是什么?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微小变化放大)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理想模型法) 声音是一种波—声波 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声音具有能量 e.g:超声波碎石 §1.2: 音的特征 1.声音的响度: 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振动的幅度叫振幅, 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声音的音调: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频率:每秒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 hz 频率高,音调高;频率低,音调低 音色 响度,音调和音色是声音的三要素 §1.3: 令人厌烦的噪声 乐音:通常是指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波形规律的 噪声:通常是指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波形杂乱无章 噪声对人的生理及心理都有影响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影响到人们正常学习生活的声音作噪声 声音的单位是分贝 db 噪声的控制: 1.在声源处 2.在传播过程中—吸声,消声,隔声 3.在人耳处 §1.4: 人耳不可听声 可听声:人耳能听到的声音,其频率范围通常在20hz至20000hz之间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1.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 2.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可以传得很远,无孔不入 第二章: 物态变化 §2.1: 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三态 通常情况下,物质呈固,液,气三态出现 1.酒精灯的使用 用外焰加热 禁止用酒精灯点燃酒精灯 用灯冒盖灭 2.温度计的使用: 工作原理: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结构:玻璃泡,毛细管,刻度 摄氏度的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使用方法: (1)使用前了解所用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2)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充分接触被测物体 (3)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书,读书时温度计仍需与被测物体接触 (4)读书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2: 汽化和液化 汽化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汽化分蒸发与沸腾两种方式 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蒸发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发生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提高液体温度 (2)增大液体表面积 (3)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沸腾时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称作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液体沸腾后到达沸点,且继续吸热 量程 分度值 使用方法 结构 测温液体 体温计 35℃-42℃ 0.1℃ 用力甩能离开 有缩口 水银 试验用 0℃-100℃ 1℃ 不能离开 无缩口 煤油 水沸腾实验时减少加热时间方法: (1)减少水量 (2)加大火力 (3)提高水的初温 (4)盖上盖子,减小热量发散 液化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汽化,液化放热 液化的方法 (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2.3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 在熔化过程中,有些物体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保持不变,这种固体叫晶体 在熔化过程中,有些物体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不断升高,这种固体叫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则没有 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常见非晶体:蜡,松香,沥青,玻璃 §2.4: 升华和凝华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凝华放热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升华吸热
    0 点赞
  • 1)声现象 1.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电、力等的物理现象。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递声音。 3.声音的三大特性: ①音调: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②响度: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③音色:由物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不同物体的音色不同。 4.人们听到声音的基本过程: ①鼓膜的振动 → 听小骨及其他组织 → 听觉神经→ 大脑 ②颌骨、头骨 → 听觉神经 → 大脑 5.声音的作用: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能举例说明) 6.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声音都是噪声。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dB。 (3)光现象 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c = 3 × 10 8 m/s 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 v = 340 m/s 3.元电荷: e = 1.6 × 10 –19 C 二.要点知识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激光引导掘进隧道、日食、月食的形成、影子的形成、瞄准时用到的“三点一线”、小孔成像等都是运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得到的。) 2.光源: ○1自然光源:如水母、太阳、萤火虫等。 ○2人造光源:如电灯、手电筒、蜡烛等。(注意:不月亮是光源) 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4.光在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5.光的反射定律: ①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同面) ②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反射角i=入射角r 光的折射规律: ①光从空气进入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 ②光从其他介质进入空气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平面镜成像特点: ①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等大) ②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等距) ③像与物体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垂直) ④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虚像) 6.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7.反射有两种: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能举例说明) 8.红外线的作用 紫外线的作用。 ① 红外线摇控 ①杀菌作用 ②红外线夜视仪 ②使荧光物质发光来判断物质的真假 ③探测病人的健康情况 ③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帮助钙的吸收 9.光谱太阳光分解成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4)透镜及其应用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3.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4.能找出主光轴、焦点、焦距。 5.物距(u)→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与焦距关系 像距与焦距关系 像的正、倒 像的大、小 像的虚、实 u>2f f<2f 倒立 缩小 实像 u=2f v=2f 倒立 等大 实像 f<2f v>2f 倒立 放大 实像 u=2f 不 成 像 u6.照相机: u > 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幻灯机:f < u < 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 u < 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显微镜: 目镜:起放大作用;物镜:f < u < 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望远镜:目镜: 起放大作用;物镜:u > 2f ,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7.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形成的原因。 矫正: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凸透镜为负);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凹透镜为正)。 8.透镜焦度:Φ=1 / f ( f →焦距
    0 点赞
  • 1.声音的发生和传播发生体在振动——实验;声音靠介质传播——介质:一切固液气;真空不能传声声速——空气中声速(约340m/s);一般的,固体中速度>液体中速度>气体中速度;声音速度随温度上升而上升回声——回声所需时间和距离;应用计算——和行程问题结合2.音调、响度和音色客观量——频率(注意人听力范围和发声范围)、振幅主观量——音调、响度(高低大小的含义);影响响度的因素:振幅、距离、分散程度音色——作用;音色由发声体本身决定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物理和生活中的噪声(物理-不规则振动,生活-影响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噪声等级:分贝(0dB-刚引起听觉);减小噪声方法(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四大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1.光源——火把、蜡烛、电灯、恒星(月亮和行星不是光源)2.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条件(均一);可在真空中传播;现象(激光准直、影子、小孔成像P78及大树下的光斑、日食、月食);真空中的光速(3×10[sup]8[/sup]m/s),光年是长度单位3.光的反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分居两侧;角相等;光路可逆(注意叙述顺序要符合因果关系)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每一条光线都符合反射定律(现象解释:抛光的金属表面、平静的水面、冰面、玻璃面可看作镜面;其他看作粗糙面,P79图5-40;应根据现象回答)4.平面镜平面镜成像——规律(等距、等大、正立、虚像);能看见(看不见)像的范围;潜望镜5.作图——按有关定律做图1.光的折射折射——定义(……方向一般发生变化);折射规律(三线共面、两侧、角不等;光路可逆;注意叙述顺序要符合因果关系);现象解释(水中的鱼变浅、水中筷子弯曲、海市蜃楼等)2.光的传播综合问题注意区分折射和反射光线;注意区分不同的影子和像3.透镜透镜中的名词——主光轴、光心、焦距、焦点(测量焦距的方法)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会聚光线”和“使光线会聚”的区别:“会聚光线”是能聚于一点的光线,“使光线会聚”是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比原来接近主光轴)透镜的原理——多个三棱镜组合;光线在透镜的两个表面发生折射变化了的凸透镜——玻璃球、盛水的圆药瓶、玻璃板上的水滴等黑盒问题4.凸透镜成像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过光心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像距/像的大小/虚实/正倒和物距的关系;像移动的快慢(依据:光路图);实际应用1.温度计温度计——常见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原理、量程(体温计:35~42℃;寒暑表:-20~50℃)使用方法——体温计构造及使用(缩口部分;甩体温计的作用、原理;不甩的后果-只影响测低温)、温度计的使用(注意量程的选择);校正温度计;读数(一般地,读数时不能离开物体)温标——摄氏温标、热力学温标及换算;绝对零度;常见温度2.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实验装置(水浴加热);常见晶体、非晶体;熔点、凝固点;图象汽化——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沸腾实验装置;蒸发和沸腾的联系、区别(都是汽化;剧烈程度、发生条件等);酒精灯的使用(可参照化学相关内容)液化——两种途径(降温一定可使气体液化;压缩可能使气体液化)升华和凝华——实例3.物态变化中的热量传递吸热——固→液→气(即使温度不变也有热量的传递);放热——气→液→固4.其他现象解释——例:P3图0-3、纸锅烧水、“白气”和玻璃上的水珠(液化)、霜、露、晾衣服(蒸发和升华)、樟脑等;电冰箱原理;物态变化中的热量计算;注意名词的写法(汽、气;溶、融、熔;化、华;凝)以及字母(t和T;℃和K)第四章 电路1.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静电——电荷种类的判断;验电器结构(P45图);电量(单位:库仑C)物质微观结构——原子结构(可与化学中原子概念对照);摩擦起电原因(核外电子的转移)2.电路相应概念电流(及方向:正电荷移动方向);电源;导体、绝缘体;串联、并联;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及运动方向;电路图;通路、断路及短路;常见电路(楼道电路;电冰箱电路:第一册P60图4-18)等效电路的判断——先去除电流表/电压表(电流表:短路;电压表:断路)再做判断1.各个物理量(I、U、R、P)的定义、单位(单位符号)及含义、换算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量程及量程的选择、串并联、正负极、能否直接接电源两端)及其构造2.电阻的测量(基本方法及变化);影响电阻的因素;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使用(P94图7-7);变阻箱的使用及读数(P95图7-9、7-10;电位器);滑动变阻器的变形(如P101图7-19)3.欧姆定律及变形(注意物理意义)4.串并联电流、电压、电阻公式(注意条件。如串联时功率和电阻成正比,并联时成反比;焦耳定律求功率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求热量时适用于一切电路)常用结论(各比例式;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时,电路中各物理量的变化情况-注意推导顺序)5.电功——W=UIt=UQ;电能表及利用电能表测功率(P130);电器铭牌;电冰箱工作时间系数(P130)6.电学计算——①画等效电路图(几个状态画几个图);②按串联、并联找等量关系和比例关系;③求解(注意电流、电压、电功率均应取同一状态下的值)
    0 点赞

没有更多内容了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