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概念总结 第一章:声现象 §1.1:声音是什么?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微小变化放大)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理想模型法) 声音是一种波—声波 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声音具有能量 e.g:超声波碎石 §1.2: 音的特征 1.声音的响度: 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振动的幅度叫振幅, 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声音的音调: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频率:每秒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 hz 频率高,音调高;频率低,音调低 音色 响度,音调和音色是声音的三要素 §1.3: 令人厌烦的噪声 乐音:通常是指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波形规律的 噪声:通常是指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波形杂乱无章 噪声对人的生理及心理都有影响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影响到人们正常学习生活的声音作噪声 声音的单位是分贝 db 噪声的控制: 1.在声源处 2.在传播过程中—吸声,消声,隔声 3.在人耳处 §1.4: 人耳不可听声 可听声:人耳能听到的声音,其频率范围通常在20hz至20000hz之间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1.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 2.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可以传得很远,无孔不入 第二章: 物态变化 §2.1: 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三态 通常情况下,物质呈固,液,气三态出现 1.酒精灯的使用 用外焰加热 禁止用酒精灯点燃酒精灯 用灯冒盖灭 2.温度计的使用: 工作原理: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结构:玻璃泡,毛细管,刻度 摄氏度的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使用方法: (1)使用前了解所用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2)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充分接触被测物体 (3)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书,读书时温度计仍需与被测物体接触 (4)读书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2: 汽化和液化 汽化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汽化分蒸发与沸腾两种方式 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蒸发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发生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提高液体温度 (2)增大液体表面积 (3)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沸腾时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称作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液体沸腾后到达沸点,且继续吸热 量程 分度值 使用方法 结构 测温液体 体温计 35℃-42℃ 0.1℃ 用力甩能离开 有缩口 水银 试验用 0℃-100℃ 1℃ 不能离开 无缩口 煤油 水沸腾实验时减少加热时间方法: (1)减少水量 (2)加大火力 (3)提高水的初温 (4)盖上盖子,减小热量发散 液化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汽化,液化放热 液化的方法 (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2.3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 在熔化过程中,有些物体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保持不变,这种固体叫晶体 在熔化过程中,有些物体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不断升高,这种固体叫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则没有 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常见非晶体:蜡,松香,沥青,玻璃 §2.4: 升华和凝华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凝华放热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升华吸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