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驱和后驱各有什么利与弊?

全部回答6
默认 最新
  • 汽车最早就是后驱的,现在货车仍然是后驱,它不代表先进和高级。 80年代,轿车纷纷从后驱到前驱,是一大进步。从前的轿车为什么不用前驱呢? 前驱车,最大的优点是降低了地板,从而加大了空间,使空间容易布置。 其次的优点是提高了舒适性。当遇到一个障碍物的时候,比如一块砖、一个小石头,一根管子,前驱动轮很容易越过去,后轮也容易拖过去,而不发生减速,后驱的车,前轮没有驱动力,就会起到“刹车”效果,瞬间的降速,就使得汽车速度的平稳性被破坏,坐车的人会“前仰后合”。 此外,它还节省了原材料,省了传动轴等等,这样就节省了成本,可以使汽车便宜下一截。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驱动轮一定要在承重桥,轿车主要是发动机等等金属疙瘩重,因此一般情况下,前桥是主要承重桥,除非后座上坐一个特大胖子,行李厢用来拉铁块。承重桥应该是驱动桥,其中道理不必说。 那么为什么从前的轿车不采用前驱呢?主要是设计和制造两方面的原因。 前驱车,必须横置发动机,发动机要竖着放,动力再绕到前面,象吉普车的分动器一样,有许多困难,而且费材料,成本必然上升。要横置发动机,发动机就要设计得紧凑,这种紧凑型的发动机,在没有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时候,是很难设计和布置的。 即使设计出来,也没有什么意义。因为从前的制造水平低,故障率高,一辆车要不停地修理,就如今天的货车一样。紧凑型的发动机,修理起来非常困难,要拆光很多东西甚至所有的东西才能摸到所要修理的部位,这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在制造水平提高以前,发动机舱需要空间以供修理,不可能搞得那么紧凑,塞得满当当的。 科技进步以后,计算机辅助设计使得紧凑布置容易,同时制造水平也提高了,发动机可以很长时间无故障,新车几年不用修理,耐用性有了保障,这才有了前驱的可能。因此,前驱就流行了起来。 现在货车的发动机制作粗糙,故障率高,发动机仍然需要直列,以腾出保养和修理的空间。因为重心在后车厢,因此必须采用后驱。 汽车前驱,也有严重的缺点,就是上坡的时候,重心在后轮,而后轮却不是驱动轮,有动力的前轮吃不上劲,这样非常不合理。而后驱的车下坡的时候,虽然也同样有这样的问题,但却没有多少影响,因为下坡不需要多少动力,后轮不需要吃多少劲。
    0 点赞
  • 最明显的 前驱转向不足 后驱转向过度 前驱方向不会跑偏 后驱会产生一点点方向偏移
    0 点赞
  • 先简单介绍一下两轮驱动:在两轮驱动形式中,可根据发动机在车辆的位置以及驱动轮的位置进而细分为前置后驱(FR)、前置前驱(FF)、后置后驱(RR)、中置后驱(MR)等形式。目前,两驱越野车和轿车最常用的是前置后驱形式。比如,国内著名的越野车品牌江铃陆风在2004年推出的04新款2.0排量的SUV就采取了这种驱动形式。 前置后驱(FR)的全称叫做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是一种比较传统的驱动形式。其中前排车轮负责转向,由后排车轮来承担整个车辆的驱动工作。在这种驱动形式中,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全部输送到后驱动桥上,驱动后轮使汽车前进。也就是说,实际的行进中是后轮“推动”前轮,带动车辆前进。 与两轮驱动类的其他驱动形式相比,前置后驱有比较大的优越性。以陆风为例,当车辆在良好的路面上启动、加速或爬坡时,驱动轮的附着压力增大,牵引性明显优于前驱形式。同时,采用前置后驱的陆风SUV还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并有利于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除此之外,前置后驱的安排使陆风SUV的发动机、离合器和变速器等总成临近驾驶室,简化了操纵机构的布置和转向机构的结构,这样更加便于车辆的保养和维修。 基于以上的诸多优点,国产宝马325i、530i以及档次更高的进口宝马轿车,宾利、奔驰、捷豹等很多豪华轿车多采用前置后驱这种形式。 不过,如果你买一辆越野车的动机是想要在真正的山野丛林中纵横驰骋的话,就一定别心疼差价,要再狠一狠心,把四轮驱动系统配置整齐。因为,两轮驱动的车辆即使在良好的路面上,碰到雪地或易滑路面等情况也可能打滑,启动加速时也比较容易发生摆尾现象。四轮驱动就可以防止这种现象发生。同时,四轮驱动系统有比两轮驱动更优异的引擎驱动力应用效率,能达到更好的轮胎牵引力与转向力的有效发挥。就安全性来说,也可以形成更好的行车稳定性。 所谓四轮驱动,是指汽车前后轮都有动力,可按行驶路面状态不同而将发动机输出扭矩按不同比例分布在前后所有的轮子上,以提高汽车的行驶能力。一般用4X4或4WD来表示,如果你看见一辆车上标有上述字样,那就表示该车辆拥有四轮驱动的功能。在过去,四轮驱动可是越野车独有的,近年来,一些高档轿车和豪华跑车才逐渐添置了这项配置。 四轮驱动又有以下的分类: 分时四驱(Part-time 4WD): 这是一种驾驶者可以在两驱和四驱之间手动选择的四轮驱动系统,由驾驶员根据路面情况,通过接通或断开分动器来变化两轮驱动或四轮驱动模式,这也是一般越野车或四驱SUV最常见的驱动模式。最显著的优点是可根据实际情况来选取驱动模式,比较经济。陆风2.8排量的四轮驱动SUV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它有3种驱动模式选择:在公路上行驶使用2H高速两轮驱动档;当遇到雨雪路况时,选择4H高速驱动,增强了车辆的附着力和操控性:而面对恶劣路况的挑战时,陆风又可采用4L低速四轮驱动,使动力作用在全部四个车轮上,从而降低了对每个轮胎附着力的要求,减小了转弯时车轮空转的几率。发动机制动能力也得以增强,极大地提高了车辆在崎岖或光滑路面行驶时在油门突然关闭的情况下的可控性。在2003、2004年全国场地越野赛上,陆风2.8排量的柴油四驱车,无论遇到颠簸的大石路,还是角度很陡的V形沟、暴雨后异常泥泞的深沟、甚至有半人深的大水塘,都可以轻松应对、一骑绝尘,夺得无数个分站赛乃至全国总决赛的冠军,可谓是抒写了四轮驱动最英勇的表现。 全时四驱(Full-time 4WD): 这种传动系统不需要驾驶人选择操作,前后车轮永远维持四轮驱动模式,行驶时将发动机输出扭矩按50:50设定在前后轮上,使前后排车轮保持等量的扭矩。全时驱动系统具有良好的驾驶操控性和行驶循迹性,有了全时四驱系统,就可以在铺覆路面上顺利驾驶。但其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比较废油,经济性不够好。而且,车辆没有任何装置来控制轮胎转速的差异,一旦一个轮胎离开地面,往往会使你停滞在那里,不能前进。 适时驱动(Real-time 4WD): 采用适时驱动系统的车辆可以通过电脑来控制选择适合当下情况的驱动模式。在正常的路面,车辆一般会采用后轮驱动的方式。而一旦遇到路面不良或驱动轮打滑的情况,电脑会自动检测并立即将发动机输出扭矩分配给前排的两个车轮,自然切换到 四轮驱动状态,免除了驾驶人的判断和手动操作,应用更加简单。不过,电脑与人脑相比,反应毕竟较慢,而且这样一来,也缺少了那种一切尽在掌握的征服感和驾驶乐趣。 大家都知道,一辆真正的SUV所能带给你的动感和刺激是蜗居在城市里那些轿车所绝不能体会的。但在面对汽车市场里形形色色的车辆、货比三家时,别忘了仔细地考虑一下自己的实际需求。在讨价还价的同时,认真地研究一下车辆的驱动系统和越野性能,一定会给你的“野性”生活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0 点赞
  • 前驱车特点:发动机与变速箱连接,然后通过左右两根传动轴直接把动力输出到前轮,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动力损失,并有助降低油耗。 发动机、传动部分全部集中在车身前部,能节约维护成本。前驱车由于没有连接到后轮的传动轴和其他驱动部分,所以能腾出宝贵的车厢空间,例如本田CIVIC后座中间就是完全平整的地台,不需要叉开双脚就可以坐在中间位置,提高乘坐的舒适性(试想一下一个穿着短裙的漂亮白领叉开双脚坐在后座中间是一件多么不雅的事情)。 缺点:由于全车主要重量集中在车身前面,所以高速转向时容易出现转向不足的情况,具体表现就是在高速过弯时车头不能指向弯内,而是直指弯外,是多么恐怖的场面!这是前驱车比后驱车不安全的一个主要因素,另外,前驱车在高速起步时,车头会不受控制的上抬,减低前轮(驱动)轮的抓地力,削弱加速性能,大马力、大排量车型由于扭矩大,这种现象更容易出现,所以以前大部分大排量车型都喜欢使用后驱形式。 但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前驱车的以上弱点已经得到有效解决。奥迪、卡迪拉克等高级车型都是前驱车的代表。 前驱车是拉着车跑,后驱车是推着车跑,这是前驱和后驱的最大分别。但后驱车还有几种前驱车绝对不会存在的发动机布置形式:如发动机前置、中置和后置,对应车型如宝马、法拉利/丰田MR2和保时捷。 前置后驱(FR):宝马是前置后驱的忠实拥护者(奔驰曾经也是,但A-class已经是前驱车了),FR能让汽车在过弯、制动、加速时保持最平稳的车身动态,同时因为车尾也有重量,转向动作不容易激化,驾驶起来比较容易掌握。 中置后驱(MR):法拉利、莲花、雷诺clio sport、丰田MR2(应该是最便宜的MR车了)都是MR布局的车型。发动机紧挨驾驶者背后、后轮之前,重量集中在车身中间,是最佳重心布局,但缺点是无法布置第二排座椅,而且发动机噪音就在耳朵后面,这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音乐”。 后置后驱(RR):保时捷911就是RR的最有代表性的车型(当然还有以前的甲壳虫)。发动机、变速箱、传动部分全部集中在车身后部,能让转向反应更为敏捷,但对于保时捷911这些大马力跑车来说,在过弯时大脚踩油门,发动机输出的强大动力随时会突破后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导致车尾大幅度向外横摆,把驾驶者吓出一身冷汗!前驱车失控撞的是车头,RR车失控撞的是车尾,对于车主来说应该都同样不好受吧。 看过动画“头文字D”或玩过Need for speed:Underground都知道,后驱车是比较适合玩“甩尾”甚至“漂移”的,但其实“甩尾”和“漂移”对车架影响是非常大的,大家试想一下:把一块橡皮用力地横着在玻璃上前后推动,橡皮会发生横向的变形,同样道理,汽车高速横向移动,如果车架不经过大幅度改装补强,玩几次“漂移”后车身便会发生变形,汽车个部件变得松散,行驶起来“吱吱呀呀”的响个不停了。 希望我的答案對你有幫助
    0 点赞
  • 前驱车对于车辆的空间安排更有利 而后驱车却没有这个优势 而后驱车对于加速却有天生的优势
    0 点赞
  • 汽车最早就是后驱的,现在货车仍然是后驱。但很多人以为,后驱的技术含量更高,后驱是豪华高性能的代表。 奥迪也是前驱的!雪铁龙开发的前驱技术,成为最先进的技术被广泛采纳! 其实,前驱和后驱各有利弊! 前驱车的传动效率比后驱车要高。发动机与驱动轮的位置很近,传动距离短。没有经过任何转换,发动机效率最高,由于发动机的输出轴与汽车前轴平行,动力可以直接通过斜齿轮传递到差速器上,再经变速箱、驱动桥,减速增扭后传递给车的前轮,效率是最高的。 民用的后驱车,采用的是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的布置方式,动力从发动机经过变速箱出来以后,必须通过一根长长的传动轴,传递到后差速器,再分出两根半轴分别驱动两个后轮。后驱车的这种结构会导致功率损失增加,燃油消耗也会增加,所以,大部分车辆都采用前置前驱设计,特别是中小排量的家用车,发动机的功率本来就有限,如果在传动系统中再损失一些一部分动力,它的实际加速性会明显降低! 车内空间,所有的后驱车的车内空间,都要比同级别的前驱车小,这是由于后驱车的特性决定的, 前驱车的两个前轮承担着转向的任务,还要为驱动轮输出动力,因此前驱车的前轮转向角度是受到限制的。 后驱车是由两个后轮驱动车辆行驶,由于前轮只负责转向并不承担驱动的工作,因此后驱车的转向角度要比前驱车大得多。 前驱、后驱在性能上最大的差异表现在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上,前驱车在过弯时车头较重,容易出现推头,会出现转向不足。前驱动方式有着稳定性较高的优点,碰到驱动轮发生打滑情况,只须适度收油门并修正方向盘,就能恢复掌控,避免出现危险。 后驱车在过弯急加速的时候容易出现转向过度而导致甩尾。出现失控,必须立即收油并反打方向,但普通的驾驶者很难将转向时机和动作掌握得非常好,转向过度更加危险,容易发生事故!操纵稳定性不好! 从转向特性来看,前驱车还是比后驱车更安全也更容易控制, 在牵引力方面,前驱车不如后驱车。如要求汽车有好的加速性能,就应该采用后驱车 以上仅个人观点!希起抛砖引玉作用!
    0 点赞

没有更多内容了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