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电机检查调整顺序1.首先检查转子 用手转动转子轴,在磁极换向时,先是手感像压缩弹簧一样阻力逐渐增大,至中立点后又会突然自行旋转,但整周转动过程中应无摩擦卡滞感。如有,就可能是轴承过度磨损或已损毁,造成定子和转子相互刮擦。2. 验看触点状况 以手或工具扳开两触点观察,如有附着污物应加以清洗。如有轻微烧蚀,可用“0”号砂纸条对折,使两砂面向外,夹在触点间来回抽动磨光。如严重烧蚀,就应卸下触点,用油石磨光后装复,或干脆更换新件。3.电容器状况 此电容损坏率并不高,如确需检查,可卸下,以万用表高阻挡位反复接触外壳和中心电极,如每次表针均摆回“0”,即表明该电容基本正常。需要注意的是,电容外壳与夹持板及底座常由于脏污生锈而接触不良,造成火花塞跳火微弱。4...磁电机检查调整顺序1.首先检查转子 用手转动转子轴,在磁极换向时,先是手感像压缩弹簧一样阻力逐渐增大,至中立点后又会突然自行旋转,但整周转动过程中应无摩擦卡滞感。如有,就可能是轴承过度磨损或已损毁,造成定子和转子相互刮擦。2. 验看触点状况 以手或工具扳开两触点观察,如有附着污物应加以清洗。如有轻微烧蚀,可用“0”号砂纸条对折,使两砂面向外,夹在触点间来回抽动磨光。如严重烧蚀,就应卸下触点,用油石磨光后装复,或干脆更换新件。3.电容器状况 此电容损坏率并不高,如确需检查,可卸下,以万用表高阻挡位反复接触外壳和中心电极,如每次表针均摆回“0”,即表明该电容基本正常。需要注意的是,电容外壳与夹持板及底座常由于脏污生锈而接触不良,造成火花塞跳火微弱。4.正确调整 一般使用说明书上均有调整触点最大间隙0.3mm。对于触点安装底板已经拆卸过而又安装不当的磁电机,仅调整触点间隙是不行的。这是因为磁电机点火的初级电流,不同于汽车用蓄电池点火线圈存在恒定的蓄电池电压供应,只有磁电机转子磁极与定子极掌处于极性交换过渡的某一特定位置时,才会感生出最大的电流,也只有此时断电器断开,次级线圈才会感生出最强的跳火电压。为保证此种关系,触点安装底板下方与壳体间有刻线标识。但遇到下述情况时刻线位置是无法确定的:底板刻线不清,底板与壳体并非原装,交换底板进行左旋和右旋磁电机的改型。采用下述方法可大致确定上述极性交换过渡的某一特定位置:先将两个底板固定螺钉稍加松退,再转动偏心调整螺钉于中位,用手缓慢旋动转子,并观察轴头断电凸轮在快要顶起动触点时,以手感确定磁力由阻力变为引力的交变点并严格固定。此时观察两触点,如刚好微开,便可把两底板固定螺钉紧固,如两触点未开或开得过大,可将底板稍作转动,使触点刚好微开后再紧固。最后验看最大开度是否符合规定,如相差过大,可对偏心螺钉稍加调整后,再重复上述触点开启时间的调整,就会获得满意的效果,即用高压线对机壳作手转动打火试验,打火的距离一般在7mm以上。编辑本段磁电机的结构和分类 磁电机大多采用旋转磁铁式结构,按总体设计可分为单体式和飞轮式。单体式是将上述各部件做成一个整体,安装在内燃机上;飞轮式是将磁铁安装在内燃机飞轮上,其他各部件分别安装在内燃机上,大多用于单缸机。磁电机断电器大多采用机械触点式的,也可用晶体管式的。有些磁电机还装有一些附加的部件。 ①起动加速器:装在单体式磁电机上,起动时使磁电机在曲轴上止点附近时的角速度加大,以提高电压,保证发火。 ②离心式点火提前角调节装置:装在单体式磁电机上,可随转速升高而加大点火提前角。 ③有些磁电机附有单独线圈,作为照明供电之用。磁电机基本工作原理 磁电机最基本的工作原理:永久磁铁在铁芯中旋转,铁芯上的初级线圈感应出电动势(称为初级电势),断电器触点闭合时产生电流(称为初级电流),当断电器触点突然打开、突然切断初级电流时,次级线圈感应出相当高的电动势(称为次级电势),使火花塞跳火。为了得到最强的火花塞跳火,应该得到最大的次级电势;为了得到最大的次级电势,断电器触点应在初级电势为零时闭合,初级电势最大时打开。 什么时候初级电势最大?初级电势最大的时刻应是永久磁铁的极点转过中立位置80°-100°时,这一角度叫做“位角”,保证断电器触点相对于凸轮的正确安装位置即可得到正确的位角,这一要求只要对准记号安装便可得到满足。例如,装配c210型磁电机时,应将断电器底板与机壳上相对的两条刻线对正,并使断电器上的指针与凸轮上的刻痕对正;装配c244型磁电机时,应分别将大小传动齿轮上的刻线、机壳与断电器底板上的刻线对正。 至于断电器触点应在初级电势为零时闭合的这一要求,只要位角正确并调整触点间隙至规定值即可得到满足。当然,调整触点间隙至规定值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合适的触点间隙还可使触点打开时火花不至于太大,避免触点过早烧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