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灯为何能发出各种颜色的光?

全部回答2
默认 最新
  • 白炽(chi)灯,是钨丝通电加热到2500度左右,发光,属热光源。因为大量的能量用在“热”上,所以发光效率(每瓦发出的亮,lm/w)低、钨丝较容易短、只有一种光色(约2860k);但价格便宜,显色性较好。日光灯,是灯两端钨丝(微热)互发射、接受电子,电子在灯管中传动时碰撞水银原子,发出紫外线,紫外线打在荧光粉上,发出我们见到的光,属冷光源。相比白炽灯,尤其是日光灯的新品种“稀土三基色”荧光灯,发光效率高、寿命长、光色多样(2500k到25000k);但价格贵、显色性较差。白炽灯光线(谱)与理想黑体的很接近,是连续光谱。日光灯及稀土三基色荧光灯,是非连续光谱。在同样照度下,白炽灯光线下的物体颜色更真实。在同样瓦数下,很可能因白炽灯照度不足,使得物体清晰度欠佳。
    0 点赞
  • 你见过荧光吗?物体表面涂覆荧光材料后,吸收光线后,在夜晚可以发出各种颜色的光,银光粉材料不同,发出的光也不同。红、绿、蓝三色光的荧光粉氧化钇(发红光,峰值波长为611nm)、多铝酸镁(发绿光,峰值波长为541nm)和多铝酸镁钡(发蓝光,峰值波长为450nm)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得到可发出任意颜色的荧光粉。荧光灯就是利用这个原理。荧光灯本身发出的是紫外线,涂覆在管壁上的荧光粉吸收紫外线后,变为可见光,荧光粉不同,发出的光的颜色也不同。
    0 点赞

没有更多内容了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