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为了保证安全性和舒适性,被动悬架的复原阻尼系数会大于压缩阻尼系数。减震弹簧是弹性元件,减震器是阻尼元件,也可以叫减震元件。减震主要考减震器的阻尼。你可以设想一下,车行驶过程中,突然遇到一个石头,这时候减震器快速压缩,在车里乘客感觉到的振动会减小,然后减震器慢慢伸张,直到恢复。整个过程乘客震动感弱。假如过程翻过来呢?遇到石头,压缩慢,过去石头伸张快,颠簸感会强。所以,压缩行程阻尼小,压缩快,伸张行程阻尼大,伸张慢。簧载质量加速度、悬架动挠度、轮胎动载,三个参数,定性分析,我是这样认为的,减震器,压缩过程,簧载质量加速度大,伸张过程,加速度大,悬架动挠度,压缩大,伸张小轮胎动载也是,因为动载要考虑簧载惯性吧。安全性:第一时间将路面或者打破悬挂平衡的异常传达给驾驶者,可以看作输入,这个速度越快可以越早获得所需的反馈纠正,或者警示车内成员。整车作为一个阻尼震荡系统,为了避免由坐垫给成员的二次传递和破坏悬挂的传递延续性,现在建议全员系保险带,包括后排人员。舒适性:快压是第一时间使得被动悬挂系统介入震荡过滤阶段,就是吸收路面给出的输入,慢了,刚性传递为主,颠的屁股疼,所以压缩阻尼小,传递信息速度快,结合安全性的问题,当车辆对输入做出正确的反应(也可能是仅仅滤震,不需要驾驶者做出调整),复原阻尼的较大可以减缓这个复位过程,人不觉得晕,因为震荡频率低,同时如果路面有连续输入,复位的过程载荷释放还可以和新的输入抵消,人在车里感觉不像一个空罐头里的豆子。轮胎的动载荷,这个没有模拟过,猜想应该是对机械结构的冲击和释放,基本原理差不多,输入的传递快,如果需要驾驶者调整车辆状态,释放慢可以缓解机械疲劳的累计,在车辆使用的后期对安全性影响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