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星 发 动 机 是最新型的专利,申请号是200810172829.4 目前还在审理当中。具体请看制作的动画http://flash.qq.com/viewwork2/79/7184/viewuserwork.shtml目前有往复式发动机,转子发动机等。行星发动机没有连杆,曲轴改直轴,重量减轻。同样升数比往复式发动机使用率提高一倍。作功也是围着圆转,减少摩擦。相对的减少油耗。顾名思义,行星发动机就是像行星运行一样的发动机。1、活塞为圆柱形,圆的中心为轴孔(活塞与轴也可设计为一体),圆柱的边上可设计一个或多个相对称可以自转的活塞板,活塞板中间设计为轴孔,与小轴结合安置于活塞上,活塞板在活塞上自转的范围为内空半圆型。活塞板自转所占活塞的边距要小于两个活塞板之间的活塞边距。每个活塞板的两端对轴等距时,活塞板全部转至活塞内;成一直线时,活塞板的一头在活塞外,另一头在活塞最内侧。活塞上的活塞板设计两个以上时,活塞板设计为从两头向内逐步变细,到中间时再加宽,使之活塞板自转圈数多于活塞公转圈数时活塞板的边不会碰到缸体。轴、活塞及小轴内部设有润滑油油道,与缸体的润滑油油道互通,使之润滑小轴跟活塞上的轴瓦摩擦及轴与缸体上的轴瓦摩擦。2、缸体内部设计与活塞及活塞板自转所扫过之处相吻合。活塞板通过小轴,经齿轮与缸体上的齿轮相连,使之活塞板能有序的转动。缸体内部为活塞板自转的半圆形空间的数量与活塞板的数量相等。缸体内部设计有进气口、排气口、火花塞(在压缩自然时不需此项)及喷油嘴(在燃油随进气口进入缸体时不需此项),并由连接装置与缸体上各个系统相连,使之能在适当的时候进气、排气、喷油、点火。缸体内气门口的位置设在活塞公转与活塞板自转使缸体所产生棱角的两侧,两侧至少各一个气门口,两个气门口相通,但开闭时间不同,使之活塞板在转到棱角时,内部空间变动,但进排气不受影响。棱角数量是活塞板的两倍,所以气门口数量是活塞板的四倍。每个棱角两侧的气门与下一棱角两侧的气门进排气不同(即彼进气此排气,或此进气彼排气)。3、活塞转动相当于公转,活塞板在活塞上,那么活塞板转动就相当于自转。公转与自转的方向是相反的。若活塞上设计两个活塞板,公转与自转圈数的比例是一比一;若设计三个活塞板,公转与自转圈数的比例是一比一点五;若设计四个活塞板,公转与自转圈数的比例是一比二;以此类推。若只设计一个活塞板,公转与自转圈数的比例是一比零点五,若活塞板旋转扫过轴心,活塞和轴需合制成曲轴。4、行星发动机也为四个行程。四个行程包含进气、压缩、燃烧、排气。只是因气缸内空间是循环利用,在进气的过程中同时在压缩或者排气,在燃烧的过程中也同时压缩或者排气,所以四个行程就是进气、进气、燃烧、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