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模式 所谓驱动形式,是指发动机的布置方式以及驱动轮的数量、位置的形式。一般的乘用车都有前、后两排轮子,其中直接由发动机驱动转动,从而推动(或拉动)汽车前进的轮子就是驱动轮。最基本的分类标准是按照驱动轮的数量,可分为两轮驱动和四轮驱动两大类。 在两轮驱动形式中,可根据发动机在车辆的位置以及驱动轮的位置进而细分为前置后驱(FR)、前置前驱(FF)、后置后驱(RR)、中置后驱(MR)等形式。 前置后驱(FR)的全称叫做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是一种比较传统的驱动形式。其中前排车轮负责转向,由后排车轮来承担整个车辆的驱动工作。在这种驱动形式中,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全部输送到后驱动桥上,驱动后轮使汽车前进。 宝马5系的前置后驱 前置前驱(FF)的全称叫做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在时下的中,低档小轿车中多采用这种驱动型式。它一般是在前轮负责转向的同时也来承担整车的驱动工作。这种驱动型式在行使中多会表现出些许的转向不足,但也更有利于车辆的驾驶安全。 奥迪A6的前置前驱 后置后驱(RR)的全称叫做后置发动机后轮驱动,早期广泛应用在微型车上,现在多应用在大客车上,轿车上已很少用,但保时捷911的“甩尾”则是因RR出名的。RR的优点是:结构紧凑,没有沉重的传动轴,也没有复杂的前轮转向兼驱动结构。缺点是:后轴荷较大,在操控性方面会产生与FF相反的转向过度倾向。 保时捷911的后置后驱 中置后驱(MR)的全称叫做中置发动机后轮驱动,发动机放置在前、后轴之间,同时采用后轮驱动,类似F1赛车的布置形式。MR的优点是:轴荷分配均匀,具有很中性的操控特性。缺点是:发动机占去了座舱的空间,降低了空间利用率和实用性,因此MR大都是追求操控表现的跑车。 法拉利F360的中置后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