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检测的项目

全部回答2
默认 最新
  • 在车辆进行年检过程中,发现有些车主由于对相关的检测内容和技术不是太了解,本来可以自己动手解决的问题,却没有在送检前采取比较简单而合理的维护方法对有关部件进行检查、调整。从检测实践中,笔者发现以下三个方面往往被忽略而且是返修复检率比较高的项目。制动检测制动检测一般包括制动力、制动力平衡要求、制动协调时间、车轮滞阻力和驻车制动力等。1. 制动力制动力的检测要求有:汽车制动力总和与整车重量的比例为空载大于60%,满载大于50%;而且,主要承载轴的制动力与该轴荷的比例为空载大于60%,满载大于50%。制动力一般可采用路试的方法进行检查,具体的方法是:选择平坦(纵向坡度不应大于1%)、硬实、清洁、干燥且轮胎与地面的附着系数不小于0.7的水泥路面或沥青路面;检查车辆是否漏气、漏制动液,气压指标在600kpa左右,双手轻扶方向盘,将车速提至40km/h左右后,紧急制动,正常情况下车辆不得有明显的偏头、甩尾,两前轮与两后轮的压拖痕长度及颜色的深浅应基本一致。对装有感载阀、比例阀和防抱死装置的车辆,其压痕应基本一致。若有明显的偏头、甩尾,压痕长度和颜色深浅不一致,必须进行调整或修理。严格来说,不应以拖、压印痕而要以制动距离来判断是否合格,但按国际规定的制动距离来判断尚有一定的困难。这里推荐一个简易方法:即在试车道旁设置一根标杆,当汽车行驶到标杆处,立即紧急制动直到车辆停止,这样标杆到停车位置的距离就是制动距离(这里包含了制动协调时间所行驶的距离)。按规定,一般汽车制动初速度为30km/h时,空载制动距离应不大于9m,车辆任何部位不得超出试车道的宽度(即3m)。2. 制动力平衡要求制动力平衡的检测要求是:前轴左右轮制动力差不大于该轴荷的5%,后轴左右轮制动力差不大于该轴荷的8%。制动力平衡的检查通常是与制动力检查同时进行的,路试时,如果车辆出现明显的偏头或甩尾等现象,一般都属于制动力不平衡所引起的。3. 制动协调时间制动协调时间是指在紧急制动时,从踏板开始动作至车辆减速度(或制动力)达到标准中所规定的车辆充分发出的平均速度(或所规定的制动力)75%时所需的时间。制动协调时间长短与制动距离有着直接的关系,制动协调时间越长,则制动距离也就越长。制动协调时间过长的主要原因是制动系各部件间的间隙过大,如制动踏板自由行程、制动鼓与制动蹄片间隙等。车辆在送检前一定要按规定进行检查和调整。4. 制动滞阻力车轮的滞阻力通俗地讲就是制动发咬或制动拖滞。进行制动力检测时车辆各轮的滞阻力不得大于该轴荷的5%;判断滞阻力是否过大的方法是:路试后,检查各车轮制动鼓是否过热,如果四轮都过热,则说明制动控制系统有问题;如果某一轮过热,则可能是该轮的制动器有问题。造成车轮滞阻力过大的可能是为了使制动力或制动力平衡达到要求,有意调小制动力较小的车轮制动器的间隙,结果造成制动力提高不多,反而使制动器发生拖滞。检测过程中,有的车辆车轮制动鼓并不太热,但检测结果中反映车轮滞阻力偏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手制动调得过紧;轮胎气压过低(因为轮胎气压与车轮滞阻力成反比,胎压越低,车轮滞阻力越大);传动系各部件之间装配间隙过紧或润滑不良都会造成车轮制动滞阻力过大。5.驻车制动正常情况下,驻车制动力的总和不应小于该车在测试状态下整车重量的20%;对总质量为装备质量1.2倍以下的车辆,此值为15%,轮胎与地面间的附着系数不小于0.7的坡道上正、反两个方向保持固定不动的时间不小于5min。检查驻车制动的方法是:在平坦干燥的路面上,发动机保持中速运转,拉紧手制动杆,用2挡缓缓起步时(少于9座的用1挡,其余用2挡),发动机如熄火,说明制动可靠。另外,也可选一坡度大约为20%的坡道,将车辆驶上(或驶下)坡道(以5km/h左右的速度),然后踩下离合器,拉紧手制动杆后车辆应在坡道上停稳,不得有任何移动。否则,必须对驻车制动器进行调整或修理。前束和前轮外倾角的检测车辆行驶时,前束与前轮外倾角相匹配,使车轮不发生横向滑动或侧滑量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当侧滑量不符合要求时,一般需要通过调整前束来加以解决。通过检查轮胎的磨损情况,往往可以间接地判断前束及外倾角是否正常,具体的检查方法是:站在车辆前轮正对面,观看胎面磨损程度,一般来说,轮胎胎面内侧磨损严重是由于外倾角过小(相应前束过大)引起的,轮胎胎面外侧磨损严重是由于外倾角过大(相应前束过小)引起的。对于独立悬挂的车辆,检查时应着重观察左右轮胎的磨损情况。若一个磨偏,另一个正常,或一个磨偏严重,一个磨偏不严重,则一般是两边横拉杆调整长度不一致造成的。调整时,应仔细测量两拉杆的长度使其一致。有些车辆在送检前已按规定对前束进行了调整,可侧滑量还是不合格,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往往是前束调整方法不正确。相当多的维修厂是将前轴顶起来调整前束,但放下前轴后,调整好的前束发生变化;调整前束的正确方法应该是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使汽车处于准行驶状态下进行前束调整。需要注意的是:独立悬挂汽车因车轮外倾角和主销后倾角是可以调整的,调整前束前,应按规定先调整好车轮的外倾角和主销后倾角后,再调整前束值。如果按照规定,采用正确的方法调整好前束后,车轮侧滑量仍然不合格,则可能是:前桥工字梁(非独立悬挂)、摆臂(独立悬挂)、车架等变形;转向节主销与销套、横直拉杆球头、轮毂轴承等部位松旷;左右轮胎的气压、规格型号、磨损不一致等。前照灯检测前照灯的检测要求主要有远光光束发光强度、光束照射位置、近光不得眩目等3项。普通在用汽车每只前照灯的远光光束强度应达到12000cd(2灯制)或10000cd(4灯制);检测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发光强度不够,其主要原因是以下2个方面:灯具:大灯灯丝老化使发光效率下降,只能更换;反射镜脏污或质量不好或涂层脱落,轻度脏污可用绸布或镜头纸擦试,严重的应更换新反光镜;灯泡与反射镜的焦距不合,更换半封闭灯的灯泡时,要特别注意灯泡与反射镜的焦距问题,若焦距不对,发出的灯光不能形成一束平行光,发光强度也无法达到要求。供电:前照灯的实际工作电压偏低,即前照灯电路中电压损失过大。供电电压高低对大灯发光效率影响极大,如果电压降低20%,发光效率就会降低50%。检查压降方法是分别测量发电机输出端电压与大灯灯脚处得到的电压,其差应小于2v,压差过大应查看接头是否氧化,导线截面是否小于2.5mm2,接地点接触是否不良;发电机输出电压太低。 给个采纳。
    0 点赞
  • 1、车身除刮痕  自驾游途中,由于车主对路面的不熟悉或者一些路面状况较差,可能会导致车辆的外部产生明显刮伤、撞凹的痕迹,特别是在前保险杠位置。所以,对车辆外部进行喷漆处理的车主特别多。但是,据汽修公司的专业人员介绍,有些撞击所导致的油漆层裂缝不是很大,因而一般人认为没有影响到车辆的美观,对它熟视无睹。其实,油漆底下的金属已经开始生锈,等到车主能够从外部观察到时,内部的金属层已锈蚀得很厉害,再进行处理时,恐怕要伤筋动骨了。  2、底盘疗伤情  有的车在自驾游中刮过底盘,但在检修时往往忽略了。据专业人士介绍,如果发现底盘有异响、方向盘抖动、车辆的停放位置出现油渍等等的现象,就说明底盘已经受损。这是因为路面障碍物刮伤底盘后,可能导致底盘的一些零件变形,特别是上下摆臂、左右方向拉杆等容易发生变形。另外,即使是一些轻微碰刮也会引起机油底壳或波箱油底壳等发生轻微渗漏,而这些都是车主自行检测无法及时发现的问题。因此,车主最好做专业的底盘防锈护理或者喷上涂料做一次底盘装甲。 3、制动要灵敏  自驾游时间长的车,刹车系统很容易出现问题。在一些汽车维修店,前来检查制动系统的车排起了长队。一是要观察刹车碟片表面是否光滑,如果有明显凹槽,这是由于车辆行驶在砂石路面时,一些细小的砂石卡在刹车碟与挡泥板之间,不断摩擦刹车碟的表面所致,如果情况严重会明显影响刹车性能,这时要开到指定服务站检查,看看是否有必要更换刹车片。如果发现刹车油油面下降,要立即检查刹车油路是否有泄漏的地方。检查刹车之前,小心地擦净主油缸上的泥垢,以免脏东西掉入储油罐。对于没有刻度的油缸,应保持液面距油缸顶6毫米,如果有刻度,只要保持液面比刻度高就可以了。专业人士提醒车主朋友,了解一些养护常识,如果在一些街头小店做养护,要随时提醒维修人员保养项目。  4、胎压保正常  自驾游途中,由于轮胎跟地面接触的时间最长,磨损也最厉害,所以是需要重点检查的地方。如果轮胎是子午线轮胎,胎壁是其最薄弱的部位,因为整条子午线轮胎,只有胎壁上没有钢丝,所以在使用中也必须十分小心。出游时如果在路况不好的地段高速行驶,轮胎可能撞击深坑或其他异物,会导致轮胎在冲击物与轮辋凸缘之间产生严重的挤压变形,造成胎壁帘子布断纱,这时轮胎内部的空气就会从断纱处顶起形成鼓包。如发现轮胎鼓包要及时更换,不然高速行车时很容易造成爆胎。测测胎压,看看是否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如果不正常应及时充气调整。 5、机油要充足  机油是否足够关系到发动机能否正常工作。所以,自驾游归来,一定要检查一下机油是否充足。步骤是在关闭发动机的前提下,首先拉出量油尺,用布擦干净;然后重新插入量油尺——尽量把它插到底,否则读数就会不准确;最后再拉出量油尺,检查油尺端的油位。  如果油位低于或稍高于低油位线时,则需取下机油加油盖加注机油。需要加注的机油量以机油液面达到量油尺上的低油位线和高油位线之间为准,加完后注意拧紧机油盖。  6、冷却液液面需达标  在发动机冷却的状态下,查看透明的冷却剂箱。液位如果保持在贮液箱的“F”和“L”标记线之间,则符合要求,如果液位在“L”线或以下,则需加注冷却剂,使液面达到“F”线。在加注冷却剂之后,如果冷却剂液位在短时间内下降,则说明可能有泄漏。需目视检查散热器、软管、发动机冷却剂加注盖、散热器和放泄旋塞以及水泵看看有没有水流出来。如果没有发现泄漏,则需把爱车开到指定服务站做进一步检测。需要注意的是为防止灼伤,当发动机还发热时,不要取下散热器盖。
    0 点赞

没有更多内容了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