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尾气排放的检测

全部回答2
默认 最新
  • 汽车尾气排放的检测流程:  (一)外观检测员  1、维护好外检区的检测秩序;  2、指导客户填写车辆登记表;  3、对照行驶证信息,确认外检表内容和车辆信息是否相符;  4、检测车辆要检查轮胎有无明显缺气,左右气压是否一致,轮胎有无裂痕及划伤,是否夹有杂物及过多沙石;  5、检查车辆进、排气系统,发动机变速箱和冷却系统,不得有任何破损、泄漏,车辆的发动机变速箱和冷却系统等应无液体渗漏;  6、确定车辆驱动形式,断开abs和防侧滑(asr),和引车员做好交接,提醒引车员驱动形式;  7、检查车辆的机械状况,无影响安全或引起试验偏差的机械故障;  8、关闭空调、暖风,音响等附属装备,装备牵引力控制装置的车辆应关闭牵引力控制装置。受检车辆不能载客,也不能装载货物;  9、判断受检车辆所适用的检测方法。  (二)录入员  1、熟悉汽车检测工艺流程、检测业务和检测技术;  2、熟练操作计算机,熟悉本公司的检测业务范围内的机动车相关参数,耐心答复解释送检车辆单位提出的询问,做好对外窗口的文明服务;  3、开启计算机及服务器电源,对设备进行预热,并填写开机记  录;  4、信息录入做到迅速而准确;  5、核对外检单信息,对照车辆行驶证信息确定检测方法,并准确无误的录入信息并入库;  6、对外地转入,异地委托审验的车辆,应符合相关检测要求,并留行车证或车辆登记证书证书复印件;  7、严格遵守《安全用电管理制度》和《登录计算机操作规程》。  (三)操作员  操作员负责电脑仪器的操作,引导引车员、辅助员完成检测工作。  1、设备预热  (1)在开检前半小时打开控制柜后面的电源开关,开启电脑、测控仪和尾气分析仪,启动检测程序,按照电脑提示输入正确的操作员用户名和密码进入检测程序,进行检测系统预热,测功机预热时间为10分钟,分析仪预热为15分钟。填写开机记录。  (2)对台架进行加载滑行和空载滑行试验(每天一次)填写使用记录。并上传。  (3)对五气分析仪进行校准(调零,密封性检测,低流量检测)(每天一次)填写使用记录。并上传。预热完毕后,分析仪进入清零、检漏程序,此时应堵住尾气取样探头,检漏过程为17秒,如有漏气,系统会提示“有泄漏,请堵塞取样探头”,并重复进行检漏程序,如无漏气系统会提示“无泄漏”,  (4)对流量计进行校准和自检,(流量检测,流量计量程检测)(每天一次)填写使用记录。并上传。  2、车辆检测  (1)进入检测程序:输入操作员代码,进入车辆信息界面,等候引车员将车辆开上台体;  (2)准备:向引车员收取外检单,核对被检车辆外检单,确认检测方法,放下举升板,让引车员将车辆摆正并进行相应的车辆预热;  (3)选择车辆:对照外检单和上线车辆,从“待检记录”里面选择车辆,认真检查车辆信息,核对检测系统的信息与外检单是否相符,车牌号码、车牌颜色、与本车是否一致,是否延缓,基准质量与驱动形式信息是否相符等。检查无误后,正确输入引车员姓名。  (4)开始检测:辅助员插好取样探头及辅助设施后,点击开始检测。密切注意被检车辆的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警告及切断电源。检测完毕后,将外检表交还引车员;  (5)检测结束:升起举升板,发出检测结束指令,示意车辆驶出台架。  注意事项:操作员在检测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车辆及周围的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警告及切断电源。操作员每天要记录设备的运转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技术负责人。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标定,根据电脑提示距下次标定的时间提前在下午下班后进行标定。每天下班检查电源是否关闭。  (四)辅助员  1、抬起检测车间入口档杆,示意引车员驶入车辆。车辆驶入后  及时放下档杆。  2、核对外检单,确认检测方法,并将外检单递交给操作员;  3、引车员将受检车辆驶入台架并摆正车辆位置后,在非驱动轮垫入垫块,在合适位置插好防侧滑装置;前驱车必须将防侧滑装置插在最靠近前轮端面的两侧;  4、核查排气管有无泄漏,以免影响采气管采气,造成数据不准确;  5、车辆停稳后将发动机冷却装置靠近车辆发动机进风口500-1000mm处(不得影响尾气排放的采集),打开风机电源开关,调整气流方向角使其处于最佳位置,并锁止脚轮以防移动;  6、插入采样探头(简易瞬态工况的套入流量计套管,双怠速检测的应接入油温传感器和速传感器),双排气管的要插入双探头,插入深度为400mm,并固定;  7、接转速仪,点烟器信号灵敏的,转速仪连线直接插入点烟器,在点烟器中无法取得转速信号的,将连接线接在电瓶的正负极,油温传感器插入发动机机油尺管内;  8、发出准备完毕信号,并站立在受检车辆后侧,及时关注受检车辆状况;车辆检测期间,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检测场所;  9、检测完毕后,拿出垫块,拔出限位装置,将探头及流量计套管放回指定摆放地;  10、收起油温传感器和转速传感器。抬起检测车间出口档杆,示意检测完毕。  (五)引车员  引车员必须是专职驾驶员,必须持有符合准驾车型的驾驶证驾驶车辆,应该熟悉各种车辆的基本性能和驾驶操作要领。  1、基本操作流程  (1)核对外检单,要按照外检表的内容对车辆的离合、油门、制动踏板和灯光开关等性能状态进行确认,检测前关闭车内空调、冷热风、收音机、abs等设施,并确认检测方法;  (2)待检区车道车辆限速15km/h,注意邻近车辆动向,以防发生刮碰事故;禁止倒车及逆向行驶。  (3)检测车间车辆限速5km/h,保持安全车距,原则上不准倒车;  (4)检测车辆沿车道标线行进,将受检车辆缓慢驶入车间,积极配合操作员,按提示及时正确操作,不得拖延;  (5)接受操作员发出的指令,按照司机助的屏幕提示开始操作;  (6)检测完毕时等操作员发出指令后缓慢将汽车驶离台架。  2、按照不同检测方法划分操作程序  简易瞬态工况法检测:  (1)接车:在待检车位接车,从送检人手中接过外检表查看是否已交费和登录。查看外检表,确认车辆检测方法。查看外检表的详细内容,对车况全面了解,不熟悉的车型向车主及外检员详细了解车况,并要询问车主是否缺机油,水温表工作是否正常,注意倾听发动机有无异响,查看水温、机油表的状态。
    0 点赞
  • 欧洲2号排放标准汽车尾气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有碳氢化合物、氮氧合物、一氧化碳、微粒等,它们主要通过汽车排放管排放。由于汽车排放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世界各国和地区都先后制定了限制汽车废气排放的限量值,其中欧盟制定的欧洲标准是一项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执行的参照标准 以设计乘员数不超过6人(包括司机),且最大总质量不超过2.5t的轿车为例。 我国于1999年1月1日到2003年12月31日这个阶段必须达到的排放标准限值为:一氧化碳不得超过3.16g/km;碳氢化合物不得超过1.13g/km;其中柴油车的颗粒物标准不得超过0.18g/km;耐久性要求为5万km。以上便是欧洲一号排放标准。 2004年1月1日以后,标准又有所提高:汽油车一氧化碳不超过2.2g/km,碳氢化合物不超过0.5g/km;柴油车一氧化碳不超过1.0g/km,碳氢化合物不超过0.7g/km,颗粒物不超过0.08g/km。这便是2004年我国已经实行的欧洲二号排放标准。 国三 国家第三阶段的排放标准相当于欧洲Ⅲ号的排放标准,也就是说,尾气污染物含量相当于欧III的含量,不同的只是新车必须安装一个OBD车载自诊断系统(什么是OBD?即车载自诊断系统。该系统特点在于检测点增多、检测系统增多,在三元催化转化器的进出口上都有氧传感器。完全通过实时监控车辆排放来控制达标,可以更加保证欧Ⅲ排放标准的执行。当车辆因为油品质量等因素,造成排放没有达到欧Ⅲ标准的时候,OBD系统将自行报警,转而进入系统默认模式,发动机将不能正常工作,车辆只能进入特约维修站进行检查和维护。并且OBD系统不能在车辆出厂之后经过改造加上,所以实施国三标准会使单车成本上涨1000到2000左右。)。机动车污染物排放要稳定达到国Ⅲ机动车排放标准,车辆必须装备使污染物排放达到国Ⅲ标准的技术措施,同时使用达到欧Ⅲ标准的油品。
    0 点赞

没有更多内容了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