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产业如何摆脱发展桎梏?

全部回答2
默认 最新
  •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速路里程日新月异,汽车行业如鱼得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汽车,家电,服装,电子,等各受其害,求发展,首先知道你的产品是为谁服务的,所服务的对象了解你的产品吗?你产品的优点在那,缺点在那。只要大众认可了,自然水到渠成。
    0 点赞
  • 我国汽车产销量已连续三年蝉联世界第一,跻身于世界汽车产销大国行列,正处于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的过程中。但我们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我国汽车工业还没有进入成熟期,汽车产业散、乱、弱、小的格局仍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产业大而不强是当下最突出的问题。目前,影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桎梏主要表现如下:第一,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低,市场结构不均衡。目前我国汽车产业只依靠本国市场消化庞大的产量,出口规模相对较小,国际市场份额低下,与我国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地位不符。从出口汽车主体来看,我国汽车生产企业并不是因为在国内市场站稳脚步再迈向国际市场,而是带有回避国内市场竞争的投机性。第二,企业数量多,规模普遍小,产业集中度低。汽车工业是典型的规模化产业,产业规模高度集中。我国汽车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受传统资源配置格局的影响,存在着进入过度、分散经营、规模化经济和专业化水平较低等现象。这使长期在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高关税和一系列非关税壁垒措施的保护下成长起来的大多数企业没能形成规模经济。第三,“技术换市场”导致企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弱。长期以来,我国汽车产业在技术上走的是“引进-模仿-再引进-再模仿”之路,至今还没形成完全意义上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模式。我国实行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曾成功引进国外汽车整车生产技术,使我国国内汽车生产企业学到了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汽车质量和产量逐年提高。但这一战略同时抑制了我国汽车企业的自主创新,特别是缺乏核心技术,关键技术被外方公司掌控,利润率低,自主研发能力不强,严重制约了我国汽车工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甚至在合资合作的过程中,合资企业以“全球采购”代替国产化,更多地使用大件组装的方式,逐渐丧失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第四,市场大部分由合资品牌控制,自主品牌价值低,影响较弱,抗风险能力差,没有创造出知名的全球品牌。我国自2006年至今,累计推出了上百款自主品牌车型,但大多自主品牌与低端产品或低技术画上了等号,其品牌价值却远远低于合资品牌,始终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显现出我国自主品牌的弱势地位。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中,造成有些企业一度忽视甚至放弃自主品牌的局面。只有树立自主品牌,才能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第一,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大力推动产业战略重组,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为汽车企业发展营造有序的市场环境。今年年初国家工信部等已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按照规划,到2015年,我国汽车行业前10家整车汽车产业集中度将达到90%,形成3到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汽车集团。但由于企业的所有制和区域管理等问题,没有哪一个企业会主动被整合,跨区域的整合更涉及地方政府的干预。建议发改委、工信部加强产业高层规划,并与国资委共同推进汽车集团的跨地区、跨所有制整合,实现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有效积聚,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严格新企业、新项目审批,暂停对已在中国境内建立一家合资生产企业的外资企业再次申请合资项目的审批。第二,建立汽车产业自主创新体系,提高自主技术研发能力。首先,政府转变职能,从直接组织创新项目、干预企业技术创新为主转向以宏观调控、政策引导、改善环境、提供服务为主。其次,制定合理的汽车标准体系,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法规,与国际汽车产业技术标准接轨,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技术水平国际竞争力,并将此设定为最终目标。再次,加强国内国外公司之间的研发合作关系,转变外方“组装车间”的形象,实现技术上的跨越,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形成产学研技术研发合作模式,提高整个产业的研发水平。第三,实行自主品牌战略,树立自主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我国自主汽车企业首先要增强品牌意识,努力树立品牌形象,实施品牌战略,如加强品牌建设的相关专业知识,注重品牌管理和品牌发展。同时还需要做好品牌定位及适时提升。其次,一个品牌的形成与产品的质量和后续服务是分不开的。通过不断的技术开发,提高产品质量,不断调整和升华销售及售后跟踪服务标准,及时反馈产品信息,最终提升品牌价值,注重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信息反馈-改进质量等环节,赢得客户的长期依赖和支持,达到创建品牌,提升竞争力的目的。第四,巩固国内市场,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我国汽车企业集团在巩固庞大本国市场需求的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使我国汽车企业加入到国际竞争中去,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我国汽车企业进入国际市场,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有竞争力的企业带头。政府要出台鼓励出口政策,大力培育像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和东风汽车公司这样比较大的集团化企业,扩大开发国际市场。(作者系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北京产业安全与发展研究基地博士后)
    0 点赞

没有更多内容了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