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底盘的布置形式主要与发动机的安置及汽车驱动形式有关。汽车的驱动形式通常用汽车车轮总数X驱动轮数(车轮数系指轮毂数)来表示。普通汽车装4个车轮,其中有两个为驱动轮,则其驱动形式为4X2。 越野汽车的全部车轮都可以作为驱动轮,根据车轮总数不同,常见的驱动形式有4X4、6X6。 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简称前置后驱动(FR)。发动机布置在汽车前部,动力经过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和后驱动桥,最后传到后驱动轮,使汽车行驶。 这是一种传统的布置形式,应用广泛,适用于除越野汽车之外的各种汽车。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简称前置前驱动(FF)。 发动机布置在汽车前部,动力经过离合器、变速器和前驱动桥,最后传到前驱动轮,这种布置形式在变速器与驱动桥之间省去了万向传动装置,使结构简单紧凑,整车重量轻,高速时操纵稳定性好。 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简称后置后驱动(RR)。发动机布置在汽车后部,动力经过离合器、变速器、角传动装置、万向传动装置和后驱动桥,最后传到后驱动轮,使汽车行驶。 这种布置形式便于车身内部的布置,减小室内发动机的噪声,一般用于大型客车。 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简称中置驱动(MR)。这种布置形式将发动机布置于驾驶室后面的汽车中部,后轮驱动,有利于实现前后轴较为理想的轴荷分配,是赛车和部分大中型客车采用的方案。客车采用这种方案布置时,能使车厢的有效面积得到最大利用。 目前应用不多。四轮驱动四轮驱动(4WD)的发动机布置在汽车前部,动力经过离合器、变速器、分动器、万向传动装置分别到达前后驱动桥,最后传到前后驱动轮,使汽车行驶。由于所有的车轮都是驱动轮,提高了汽车的越野通过性能,这是越野汽车采取的布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