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轮前束的目的

全部回答2
默认 最新
  • 保证汽车稳定的直线行驶,应使转向轮具有自动回正作用,即当转向轮在偶然遇到外力(如碰到石块)作用发生偏转时,在外力消失后能立即自动回到直线行驶的位置。这种回正作用是由转向轮的定位参数来保证实现的。前轮前束就是这些定位参数中的一种。 为了消除车轮外倾带来的不良后果,在安装车轮时,使汽车两前轮的中心面不平行,两轮前边缘距离小于后边缘距离,两者的距离之差即为前轮前束。 为了保持合适的前轮前束值,需要定期进行四轮定位,但由于前轮前束的测量和调整都比较简单,所以只要肯动手,不需专用的四轮定位仪即可完成前轮前束的测量和调整。 前束的测量 在正式测量之前应首先保证前轮轮毂轴承紧度适当,前轮轮胎气压正常,然后将汽车停放在平坦的场地上,使两前轮处于直线行驶的位置,并向前推动1~2米以消除影响检查效果的各个间隙。 接着把前束尺两端水平地支撑在两前轮轮胎内侧最小距离处,即胎侧最高点。其高度应与前轮水平中心线同高。 再将前束尺放好后移动标尺,使指针对准“0”位,然后向前推动汽车,当前束尺转动到后面与车轮中心线同高时为止,此时,标尺上指针所指的数值就是测得的前束值。 前束的调整 前轮前束可通过改变横拉杆的长度来调整。调整时可根据汽车生产厂家规定的测量位置,使两轮前后距离差符合规定的前束值,一般前束值在0~12mm之间为正常。 如果汽车横拉杆平直的,可以先旋松横拉杆两端接头的锁紧螺栓,用管子扳手扭转横拉杆,使横拉杆伸长或缩短。拉杆伸长,前束值增大,拉杆缩短,前束值减小。直到前束符合标准后,拧紧螺栓。 如果汽车横拉杆是弯曲的,在调整时不能旋转横拉杆,而应旋转横拉杆两端的拉头。又因为左右两端螺纹螺距不同,因此在调整时应先旋转某一边的横拉杆接头,如果旋转一圈就会超过前束值而退回一圈又达不到要求时,可以再旋转另一边的拉杆接头,配合调整,直到符合要求时为止。调整好后将锁紧螺栓拧紧
    0 点赞
  • 前轮前束是指前轮前端面与后端面在汽车横向方向的距离差,也可指车身前进方向与前轮平面之间的夹角,此时也称前束角。为保证汽车稳定的直线行驶,应使转向轮具有自动回正作用,即当转向轮在偶然遇到外力(如碰到石块)作用发生偏转时,在外力消失后能立即自动回到直线行驶的位置。这种回正作用是由转向轮的定位参数来保证实现的。由于前轮外倾,会使左右轮经常作用着方向相反的与外倾角相对应的侧倾推力,使轮胎磨损增加。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就要想办法消除这个侧倾推力。消除的办法,是在安装车轮时,使汽车两前轮的中心面不平行,两轮前边缘距离小于后边缘距离,两者的距离之差即为前轮前束。这样汽车在直行时左右轮就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和反的初始侧偏角。当然,这个初始侧偏角也会在左右轮胎印迹上造成方向相反的相应侧向力。适当选择前束角,可使前束引起的侧向力与车轮外倾引起的侧倾推力相互抵消.从而避免了额外的轮胎磨耗和动力的消耗。因此通常可以说,前束角是因外倾角的需要存在的。前束影响直线行驶和转向行驶,对于前轮驱动的车辆,它可以补偿运动轨迹上合成弹性运动的变化。对于标准驱动形式的车辆,前束约为5′~20′。对于前轮驱动者(FDW),前束可达20′(为补偿驱动力)。车轮上跳及回弹的前束变化对车辆的行驶稳定性、不足转向和过度转向特性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前束变化是重要的设计参数之一。侧倾时的前倾变化也称为侧倾转向。对前轮来说,上跳时设计值多为0°至弱负前束变化值。设计值取在0°附近是为了控制直线时由路面不平所引起的前束变化,确保良好的直线稳定性。另外,取弱负前束变化是使车辆具有弱不足转向特性的有效手段,以确保在车载质量发生变化而引起车高变化时,也能保持不足转向状态。因此,与上跳行程相对应的前束变化最好呈直线,但有时根据悬架系统、转向系统的形式及配置方式会呈曲线变化。对后轮来说,为保证不足转向,多数设计为上跳时呈弱正前束变化。但由于过度上跳时的正前束特性会引起车辆偏摆和侧倾频率响应特性的共振,故应加以控制。
    0 点赞

没有更多内容了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