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制动是指抬起油门踏板,但不摘下挡位,利用发动机的内摩擦力及进排气阻力对驱动轮形成的制动效果。
简单点说,就是把挡位挂入低速挡,然后放开油门就可以了。因为在没有摘挡的时候,发动机与传动系统和驱动轮是始终保持同步关联的,在这一挡位上,发动机的转速与车速是成正比的,转速越低,车速就越慢,而因为没有踩油门,所以发动机的运转全靠车辆行进的惯性来驱动,这时的发动机不是因为内部产生的动能才运转的,而是靠外部力量“迫使”它转动,这时的阻力是很大的,所消耗的动能也就是车辆重力势能所转化而来的,动能被消耗掉了,车速也就不会“越来越快”了。所以说利用发动机制动在下坡时可以很好的控制车速。再简单的一点,就是用发动机来拖着车速。
发动机制动有三个显著特点:
一是由于差速器的作用,可将制动力矩平均地分配在左右车轮上,减少侧滑、甩尾的可能性;
二是有效地减少脚制动的使用频率,避免因长时间使用制动器,导致制动器摩擦片的温度升高,使制动力下降,甚至失去作用;
三是车速始终被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及时降速或停车,确保行车安全。
一般而言,下坡时使用发动机制动的挡位应该和上坡时所用的挡位相同。原则上,越陡的下坡应该用越低的挡位,缓一点的坡度则可以用比较高的挡位。如何判断自己所使用的挡位适合不适合?如果你使用的挡位过低的话,放开油门之后车速会变得很低,发动机转速也会升得很高,如果挡位过高,你根本感觉不到制动的效果,放开油门车子还是会很快地向下滑,根本就没有发动机制动的作用。这种感觉只要多试一两次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