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沟就是给污水中瀑气, 瀑气增加污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而氧化沟就是通过好氧活性污泥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COD)从而达到处理污水的目的 氧化沟工艺原理用氧化沟来处理污水,其本质上是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污水进入氧化沟后与混合液混合以0.3-0.5m/s的流速在沟中流动。污水在沟中完成一个循环过程约需15-30min,污水在沟中的停留时间为16-24h,故污水在沟中要经过20-120个循环才能流出氧化沟。可见氧化沟是完全混合式的,但又具有推流式的某些特征。从整体上看,氧化沟是一个完全混合式水池,其中浓度变化较小,进水将得到迅速的稀释,因此,它具有很强的耐冲击能力和降解能力。从氧化沟的某一段来看,随着与曝气器距离的增加,污水中的溶解氧也在不断减少,还会有缺氧区出现。利用这一特性,可以使污水在溶解氧多时进行硝化作用(0.5-2.5mg/l),而在溶解氧很少时(<0.5mg/l)进行反硝化作用,达到脱氮的目的。同时剩余污泥沉降性能较好,便于泥水分离。利用氧化沟进行生物脱氮是比较经济有效的手段。其基本原理是:在一段生物处理过程将有机氮化合物氧化为氨氮的基础上,再创造条件进行硝化与反硝化两步反应,使氨氮先在硝化菌的参入下转化为硝酸盐,再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及其碳源存在的条件下,使硝酸盐中的氧被利用,同时释放出氮气。硝化菌是好氧菌,反硝化菌是厌氧菌。硝化反硝化的基本反应如下:硝化作用:NH4+1.83O2+1.98HCO3 0.021C5H7O2+1.04H2O+0.98NO3+1.88H2CO3(硝化细菌)反硝化作用NO3+1.08CH3OH+0.24H2CO2 0.056C5H7NO2+0.47N2+1.67 H2O + HCO3(碳源) (反硝化细菌)在氧化沟内,因泥龄十分长,一般均能将氨氮完全氧化成硝酸盐,为实现反硝化过程,也只需在设计运行上略加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