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灯和日光灯有什么区别

全部回答4
默认 最新
  • 目前普通照明灯泡中,民用灯泡的规格一般是15w~100w。其中15w和25w功率的灯泡基本是真空灯泡,光效率低,色温同样也低,适用于对光线要求较暗的环境。这样的灯泡发热量小,使用时比较安全,非外力作用不会爆炸。40w以上的灯泡内充有气体,如氩气、氮气或氩氮混合气体,这样可有效地抑制钨丝蒸发,防止灯泡放电,但在相同的寿命条件下,充气灯泡的光效要比真空灯泡低。 白炽灯与荧光灯相比各有千秋。白炽灯的优越性在于它具有连续光谱,接近于自然光,显色性好,无频闪,不伤害眼睛,交流、直流电源都可以燃点。在电压很低的地区荧光灯无法启动,而白炽灯仍可以使用。但白炽灯的光效率比荧光灯低,这是因为电流把灯丝灼热到2500℃左右才发光,而且其中大约7%~8%的能量变成可见光,其余90%以上都变成了热或人眼看不见的光。荧光灯就不同了,看上去是一根白色的管子,管壁上涂有一种荧光物质,管内装有氩和水银蒸气,当电流通过时,这些气体就会发出看不见的紫外线,这些紫外线射到不同荧光质上,就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日光灯也就是一种荧光灯,在日光灯下看物体颜色,跟白天在自然光下看到的差不多,这种灯的温度大约只有40℃到50℃,所以恒温室里一般都装荧光灯不装白炽灯。相比之下,荧光灯利用电能效率高,节约电能,发光的效率比白炽灯高4倍,使用寿命大约是白炽灯的7~10倍。
    0 点赞
  • 白炽灯的工作原理:电流通过灯丝(钨丝,熔点达3000多摄氏度)时产生热量,螺旋状的灯丝不断将热量聚集,使得灯丝的温度达2000摄氏度以上,灯丝在处于白炽状态时,就象烧红了的铁能发光一样而发出光来。灯丝的温度越高,发出的光就越亮。故称之为白炽灯。白炽灯发光时,大量的电能将转化为热能,只有极少一部分(可能不到1%,没计算过)可以转化为有用的光能。 白炽灯发出的光是全色光,但各种色光的成份比例是由发光物质(钨)以及温度决定的。比例不平衡就导致了光的颜色的偏色,所以在白炽灯下物体的颜色不够真实。 白炽灯的寿命跟灯丝的温度有关,因为温度越高,灯丝就越容易升华。日光灯两端发黑过程是:钨丝的升华直接变成钨气,这些钨气体遇到温度较低的灯管壁又凝华在灯管壁上而发黑的,当钨丝升华到比较细瘦时,通电后就很容易烧断,从而结束了灯的寿命。所以,白炽灯的功率越大. 日光灯构造及作用:日光灯两端各有一灯丝,灯管内充有微量的氩和稀薄的汞蒸气,灯管内壁上涂有荧光粉,两个灯丝之间的气体导电时发出紫外线,使荧光粉发出柔和的可见光。 日光灯工作特点:灯管开始点燃时需要一个高电压,正常发光时只允许通过不大的电流,这时灯管两端的电压低于电源电压。 日光灯管两端装有灯丝,玻璃管内壁涂有一层均匀的薄荧光粉,管内被抽成真空度10-3-10-4毫米汞柱以后,充入少量惰性气体,同时还注入微量的液态水银。 电感镇流器是一个铁芯电感线圈,电感的性质是当线圈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则在线圈中将引起磁通的变化,从而产生感应电动势,其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因而阻碍着电流变化。 起辉器在电路中起开关作用,它由一个氖气放电管与一个电容并联而成,电容的作用为消除对电源的电磁的干扰并与镇流器形成振荡回路,增加启动脉冲电压幅度。放电管中一个电极用双金属片组成,利用氖泡放电加热,使双金属片在开闭时,引起电感镇流器电流突变并产生高压脉冲加到灯管两端。 当日光灯接入电路以后,起辉器两个电极间开始辉光放电,使双金属片受热膨胀而与静触极接触,于是电源、镇流器、灯丝和起辉器构成一个闭合回路,电流使灯丝预热,当受热时间1-3秒后,起辉器的两个电极间的辉光放电熄灭,随之双金属片冷却而与静触极断开,当两个电极断开的瞬间,电路中的电流突然消失,于是镇流器产生一个高压脉冲,它与电源叠加后,加到灯管两端,使灯管内的惰性气体电离而引起弧光放电,在正常发光过程中,镇流器的自感还起着稳定电路中电流的作用。
    0 点赞
  • 白炽灯是灯丝通过电流发热而发光,日光灯是气体通电后产生紫外线激光荧光粉而发光.白炽灯为热光源,发光效率低,显色系数高.而日光灯是冷光源,发光效率高,但显色系数较白炽灯低.
    0 点赞
  • 白芷灯是灯泡,日光灯是白色光的光管,不同的两个发光体,白芷灯是圆的,发出带黄色的光,日光灯是长条的,发白色的光。
    0 点赞

没有更多内容了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