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城市交通的理念已经从简单的拓宽道路发展到城市综合交通,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已成为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的共识,而与公共交通相匹配的城市慢行系统,作为节约燃油、减少污染、改善交通结构以及居民健身的绿色交通方式,重新受到人们的青睐。尤其是解决公交末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公共租赁自行车系统已在许多国家得到政府的倡导和鼓励,且有很多成功的范例。该系统是在交通压力日益严峻背景下,缓解城市交通“两难”,进一步推进“公交优先”政策,提高公交可达性的一项重要便民利民实事工程。作为自行车保有量最大的国家,我国也将目光重新聚焦到城市慢行交通和公共租赁自行车上。2008年,杭州市采取政府直接投资,成立公司负责运营的模式,推出了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其目的是在提倡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的前提下,发展以公共交通与自行车换乘及停车换乘为核心的组合交通模式。
面对济南市日益拥堵的道路交通状况,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解决城市综合交通问题,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全面开展了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对其中的城市公共交通部分,着力加大了大运量的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的步伐。为配合轨道交通的建设,地面常规公交的衔接换乘以及高品质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已迫在眉睫。
2010年7月,济南市成功申请为国家住建部首批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建设示范城市。目前文化路、玉兴路两条示范道路正在施工建设,泉城特色风貌带、奥体文博-龙洞片区、玉兴路周边片区示范区规划以及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专项规划正在编制过程中。
为进一步加快城市城市慢行系统和自行车交通建设工作的实施进程,建议在已有工作基础上,选择投入少、见效快、便民利民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作为突破口,尽早进入实施的进程,为此建议如下:
1、加强公共舆论宣传力度,逐步出台适度限制机动车出行政策,倡导绿色交通,让低碳交通出行成为市民的自觉选择。
2、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主管部门,进一步研究实施策略。鉴于该项工作由国家住建部负责,由各地政府组织实施,建议市政府牵头成立领导小组,由城乡建委作为责任部门,全面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实施、管理。进一步研究运营、管理模式,作为一项惠及民生的工作加快实施步伐。
3、作为轨道交通沿线和公交系统的配套工程,统筹规划、合理衔接、分步实施。加强部门配合,建立联动机制,从投融资管理、运营管理、设备服务等多方面给予政策扶持,探索符合济南实际的建设管理经验。
4、在目前慢行系统主要沿城市道路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网略化、系统化。向城市商业街区、综合体、广场、大型居住社区以及滨河景观和绿地系统延伸。探索与城市绿色空间相融一体的个性化的慢行系统。
5.采用系统规划、试点先行的做法,结合旧城改造、综合体建设、旅游景区、居住区和社区中心设置首批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可结合公交车站空间布置。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方便、环保、趣味性的绿色交通工具,鼓励城市居民短途出行采用自行车交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