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蛄 亦称螳螂蛄。口足目(Stomatopoda)海产甲壳动物,尤其是虾蛄属(Squilla)的种类。第二对附肢很大,形似螳螂的前足,故英语名意为螳螂虾。250多种,分布广,长1~30公分(0.4~12吋)。生活於近岸水域中,但也可见于1,300公尺(约4,300呎)深处。多数生活在洞穴中。幼体和成体都善游泳。螳螂虾蛄(S. mantis)常见於地中海和邻近的大西洋水域,长20公分(约8吋),在底泥和有机碎屑中生活。鬼虾蛄(S. empusa)是北美洲大西洋沿岸最常见的种类。日本沿岸的Oratosquilla oratoria可供食用,长亦达20公分。掠虾亚纲中仅有口足目 ,其中除全为化石种类的古虾姑科外,现生种分4个总科:深虾蛄总科、指虾蛄总科、虾蛄总科和琴虾蛄总科。全为海生。掠虾类起源于中生代的侏罗纪现存300余种。绝大多数种类生活于热带和亚热带,少数见于温带。中国沿海均有,南海种类最多,已发现80余种。鮟鱇名称:鮟鱇学名:Lophiuslitulon 别名:鹅鱼(goosefishes) 俗名:海蛤蟆、蛤蟆鱼、老头鱼、结巴鱼 科属: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鮟鱇目(Lophiiformes;anglerfishes),鮟鱇科(Lophiidae) 种类:有4属约25种,中国产3属3种 分布区域: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中国产于东海北部以及黄海。 鲎鲎(hòu)亦称马蹄蟹。肢口纲(Merostomata)剑尾目(Xiphosura)海生节肢动物,共4种,见于亚洲和北美东海岸。虽又称马蹄蟹,但不是蟹,而与蝎、蜘蛛以及已绝灭的三叶虫有亲缘关系。 鲎(horseshoe crab)是一类与三叶虫 (现在只有化石)一样古老的动物。鲎的祖先出现在地质历史时期古生代的泥盆纪,当时恐龙尚未崛起,原始鱼类刚刚问世,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它同时代的动物或者进化、或者灭绝,而惟独只有鲎从4 亿多年前问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相貌,所以鲎有“活化石”之称。又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灯笼鱼头尾灯鱼又名灯笼鱼、提灯鱼、车灯鱼等头尾灯鱼。分布于南美洲的圭亚那和亚马逊河流域。体长4~5厘米。体长而侧扁,头短,腹圆。两眼上部和尾部各有一块金黄色斑,在灯光照射下,反射出金黄色和红色的色彩。鱼在游动的过程中,由于光线的关系,头部和尾部的色斑亮点时隐时现,宛若密林深处的荧火虫,闪闪发光。月鳢【物种名称】月鳢 【拉丁学名】Channa asiatica 【英文名称】Small Snakehead 【中文俗名】七星鱼、孤呆、山花鱼、 点秤鱼、 秤星鱼、星光鱼可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