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微量元素肥料?在草坪上的有哪些应用及其功能,微肥在草坪上应用的国内外历史及发展

全部回答2
默认 最新
  • 01、有机螯合微量元素肥料的生产工艺 02、氨基酸----尿素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03、一种烤烟型烟草微肥 04、复合氨基酸壳聚糖肥料 05、氨基酸液体套餐肥料 06、农业用环保型微肥的制造 07、一种绿色氨基酸矿质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08、一种氨基酸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09、氨基酸螯合复合环保肥的生产方法 10、蚯蚓活性肽和蚯蚓生物微肥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11、绿色氨基酸矿质肥及其制备方法 12、富硒复合微量元素肥料 13、防治桉树垂梢病的微量元素肥料 14、长效无机复合微量元素肥料及制法 15、一种螯合型微量元素肥料的制作方法 16、以砖瓦窑生产长效微量元素肥料 17、氨基酸叶面肥的制备方法 18、氨基酸-麦饭石复合微量元素肥的制备方法 19、增强作物抗病性的长效微肥 20、一种植物氨基酸液肥及其生产方法 21、氨基酸中微量元素螯合物在复合肥中的应用 22、一种氨基酸、腐植酸硅肥及其生产方法 23、一种氨基酸硅肥及其生产方法 24、纯植物稀土多元微肥及其制作方法 25、氨基酸发酵有机肥的制造方法 26、通用型复合肥微肥及其制造方法 27、氨基酸复合液肥及其生产工艺 28、叶面喷施高效促花微肥 29、味精副产物生产的氨基酸有机无机肥及其生产方法 30、一种氨基酸生物肥及其制备方法 31、一种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硅肥及其生产方法 32、一种氨基酸保水肥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33、黄腐植酸复合氨基酸抗旱有机肥联产土壤改良剂的制法 34、一种固体复合氨基酸肥的生产方法 35、氨基酸螯合肥生产新工艺 36、一种锌锰微肥与农药组合制剂 37、氨基酸螯合肥及其生产方法 38、一种多元氨基酸液肥的快速发酵制备方法 39、一种中微肥及其制备方法 40、一种七元微肥植物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 41、一种氨基酸复合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42、一种含有植物激素的复合微肥及其制造方法 43、一种含有水稻除草剂的复合微肥及其制造方法 44、改土普适型全元微肥 45、微生物多元微肥及其制造工艺 46、氨基酸钛维肥及其制作方法 47、高效植物圆微肥 48、煤基酸衍生物微肥及其制备方法 49、双效液体微肥及其制备方法 50、多元复合钛微肥 51、系列复合稀土微肥及其生产方法 52、络合型稀土微肥的制造方法及其产品 53、一种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54、氨基酸复合肥及其生产方法 55、作物杀菌、助长绸节微肥 56、棉花多元专用微肥 57、混合氨基酸配合态多元微肥及其制造方法 58、中药杀虫防病微肥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59、多元稀土生物微肥 60、氨基酸复合微肥及其生产方法 61、螯合微肥 62、一种螯合态多元复合微肥 63、高钾有机多元微肥及其制备方法 64、有机络合复合微肥及其生产方法 65、杀菌微肥及其制造方法 66、硝酸稀土微肥的一种制取方法 67、一种多元复合液体微肥的制备方法 68、高效稀土多元复合微肥 69、氨基酸复合微肥及其制法 70、抗旱微肥种子包衣液的制造法 71、一种氨基酸有机微肥及生产工艺 72、多元活化有机微肥及其制备工艺 73、由离子型稀土母液直接制取稀土微肥的方法 74、液体微肥的制备方法 75、一种液体微肥及其制备方法 76、微肥型杀菌杀虫剂 77、多元复合稀土微肥 78、一种光合-微肥叶肥 79、不潮解的稀土微肥及其制备 80、环烷酸盐液体微肥及其制造方法 81、多元微肥的制造方法 82、燃煤灰渣综合利用新方法制造复混微肥 83、一种粉煤灰微肥的生产方法 84、多效杀虫抗枯微肥 85、防治桉树缺素生理病的微量元素肥料 86、微量元素型复合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87、含竹醋液的微量元素叶面肥及其生产方法 88、硫铁基微量元素有机多元复合肥
    0 点赞
  • 微量元素肥料(简称微肥)是指含有微量元素养分的肥料,如硼肥、锰肥、铜肥、锌肥、钼肥、铁肥、氯肥等,可以是含有一种微量元素的单纯化合物,也可以是含有多种微量和大量营养元素的复合肥料和混合肥料。可用作基肥、种肥或喷施等。   微量元素是指自然界中含量很低的一种化学元素。部分微量元素具有生物学意义,是植物和动物正常生长和生活所必需的,称为“必需微量元素”或者“微量养分”,通常简称“微量元素”。必需微量元素在植物和动物体内的作用有很强的专一性,是不可缺乏和不可替代的,当供给不足时,植物往往表现出特定的缺乏症状,农作物产量降低,质量下降,严重时可能绝产。而施加微量元素肥料,有利于产量的提高,这已经被科学试验和生产试验所证实。   定量的说,对于作物来说,含量介于0.2~200毫克/公斤(按干物重计)的必需营养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到目前为止,证实作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有硼、锰、铜、锌、钼、铁、氯等。这些元素经过工厂制造成肥料,就叫做微量元素肥料,如七水硫酸锌属于锌肥,硼砂、硼酸属于硼肥,硫酸锰属于锰肥,钼酸铵属于钼肥,硫酸铜属于铜肥,硫酸亚铁属于铁肥等。 [编辑本段]简史  微量元素锌、硼、铜、锰、钼、铁等作为植物营养必需元素以肥料的形式进入农业生产系统,开始于20世纪20~30年代,就世界范围来说,自20世纪60~70年代开始,应用于大面积生产,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发展很快。近20年来,施用面积还在不断扩大。   我国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研究微量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形态。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微肥在生产中的应用,相继发现:大豆施用钼肥增产显著;土壤缺硼,油菜花而不实,棉花蒂而不花;土壤缺锌,水稻僵苗坐蔸,玉米花白苗;针对性施锌、硼肥,增产极显著,大大促进了微肥应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微量元素肥料的研究与应用得到较全面发展。第一,普遍开展了土壤微量元素的含量调查,结果表明土壤缺硼面积多在40%以上,缺锌面积多在20%以上,缺锰、缺铁、缺铜面积分别为10%、5%、1%左右。第二,广泛进行田间防效试验,取得近30种作物(粮、棉、油、果、蔬莱、特产等)的微肥施用技术及其增产效果,特别是水稻、玉米施锌,棉花、油莱施硼的施用技术规范在全国范国内推广应用。第三,开始在应用理论上进行探讨,阐述了红壤、石灰性土、褐土、黑土、棕壤、紫色土等对锌的吸附固定,解吸释放的特点,论述了缺硼对棉花、油莱、芝麻、芝麻等,缺锌对小麦、玉米、番茄等植株营养与生长发育的影响。第四,锌、硼、锰、铜等微肥施用面积稳步增长,平均每年增长1000万亩,20世纪90年代已达1亿亩,20世纪末达到2亿亩,给农业生产进一步带来巨大的效益。   20世纪50年代我国一些科研教学单位即开始进行微肥肥效试验,20世纪60年代铝肥首先在大豆生产中应用,20世纪70年代锌、锰、铜、硼、铁肥在一些地方应用。1977年中国科学院召开了微量元素学术交流会,肯定了微量元素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特别是湖北、河北、四川等省水稻缺锌“坐蔸”,山东、云南等省玉米缺锌白苗,湖北等地油菜缺硼花而不实和棉花缺硼蒂而不花,引起了广泛注意。1981年国家经委、农业部、化工部、冶金部联合召开了全国微量元素肥料会议,总结、交流了全国微肥生产和农田使用的经验。1983年中国土壤学会召开了全国微量元素学术会议,进一步肯定了微量元素肥料的增产作用,阐明了部分作物缺素症状及其有效防治技术。1982年以来农业部农业局和化工部化肥司组织全国15个科研教学单位成立了全国微肥科研协作组,统一协调微肥的应用研究工作,对微肥施用作物种类的扩大,有效施用条件和后效,土壤微量元素有效含量与微肥增产的关系,以及缺素症状和分析测试方法等都进行了研究,特别对水稻、玉米施锌,棉花、油莱施硼经济有效施用技术研究比较系统全面,从而制定出几种主要作物锌、硼肥施用技术规范,对全国微肥的试验、示范、推广应用起了重妥作用。1991年全国微肥面积达12000万亩,是科研生产相结合的范例。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在单一微量元素肥料研究应用的基础上,又开展了微量元素与大量元素,以及微量元素之间和大、中微量元素肥料的研究与应用。 [编辑本段]分类  微量元素肥料的种类很多,可以按元素区分,也可以按化合物的类型区分。   1、按元素区分   有钼肥、硼肥、锰肥、锌肥、铜肥、铁肥等。硼和钼常为阴离子,即硼酸盐或钼酸盐;其它元素为阳离子,常用的是硫酸盐(如硫酸锌、硫酸锰等)。   微量元素肥料——氯化铵①硼肥:硼砂、硼酸、硼泥(硼渣)、硼镁肥,硼镁磷肥、含硼过磷酸钙、含硼硝酸钙、含硼碳酸钙、含硼石膏、含硼玻璃肥料、含硼矿物、含硼粘土   ②钼肥:钼酸铵、钼酸钠、含钼矿渣、三氧化钼、含钼过磷酸钙   ③锌肥:七水硫酸锌、氯化锌、氧化锌、螯合态锌、碳酸锌、硫化锌、磷酸铵锌   ④锰肥:硫酸锰、氯化锰、碳酸锰、含锰玻璃、氧化锰、含锰过磷酸钙、磷酸铵盐,锰渣   ⑤铜肥:五水硫酸铜、一水硫酸铜、螯合态铜、含铜矿渣、碳酸铜、氧化铜、氧化亚铜、硫化铜、磷酸铵铜   ⑥铁肥:硫酸亚铁、硫酸亚铁铵、螯合态铁、硫酸铁、磷酸铵铁   ⑦ 氯肥:氯化钙、氯化铵、氯化钾   2、按化合物的类型区分   ①易溶的无机盐:属于速溶性微肥,例如硫酸盐、硝酸盐、氯化物等。钼肥则为钼酸盐、硼肥为硼酸或硼酸盐。   ②溶解度较小的无机盐:属于缓效性微肥,例如磷酸盐、碳酸盐、氯化物等。   ③玻璃肥料:是含有微量元素的硅酸盐型粉末,是高温熔融或烧结的玻璃状物质,溶解度很低。   ④螯合物肥料:是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具有螯合作用的化合物,与微量元素螯合的产物。   ⑤混合肥料:是在氮磷钾肥中加入一种或多种微量元素制成的混合肥。   ⑥复合肥料:是氮磷钾肥与一种微量元素或者几种微量元素制成的化合物。   ⑦含微量元素的工业废弃物:其中常含有一定数量的某种微量元素,也可做为微量元素肥料使用,一般都是缓效性肥料。   此外,各种有机肥料都含有一定数量的各种微量元素,是微量元素肥料的一种肥源,但不能认为有机肥料能够完全满足农作物对微量元素的需要。 [编辑本段]常用种类  1、硼肥:主要是硼酸和硼砂。它们都是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含硼量分别是17%和13%。通常把0.05~0.25%的硼砂溶液施入土壤里。   2、锌肥:主要是七水硫酸锌(ZnSO4·7H2O,含Zn约23%)和氯化锌(ZnCl2,含Zn约47.5%)。它们都是易溶于水的白色晶体。施用时应防止锌盐被磷固定。通常用0.02~0.05%的ZnSO4·7H2O溶液浸种或用0.01~0.05%的ZnSO4·7H2O溶液作叶面追肥。   3、钼肥:常用的是钼酸铵[(NH4)2MoO4],含钼约50%,并含有6%的氮,易溶于水。常用0.02~0.1%的钼酸铵溶液喷洒。它对豆科作物和蔬菜的效果较好,对禾科作物肥效不大。   4、锰肥:常用的是硫酸锰晶体(MnSO4·3H2O),含锰26~28%,是易溶于水的粉红色结晶。一般用含锰肥0.05~0.1%的水溶液喷施。   5、铜肥:常用的是五水硫酸铜(CuSO4·5H2O),含铜24~25%,是易溶于水的蓝色结晶。一般用0.02~0.04%的溶液喷施,或用0.01~0.05%的溶液浸种。   6、铁肥:常用绿矾(FeSO4·7H2O)。把绿矾配制成0.1~0.2%的溶液施用。 [编辑本段]肥效  微量元素肥料的肥效跟土壤的性质有关。在碱性土壤中,除钼的有效性增大以外,其他都降低肥效。对变价元素来说,还原态盐的溶解度一般比氧化态盐大,所以土壤具有还原性,铁、锰、铜这些元素的肥效增大。土壤有机质中的有机酸对有些元素有配合作用,跟铁形成的配合物能增大铁的肥效,但会降低铜、锌的肥效。 [编辑本段]使用方法  1、土壤施肥:常用的微肥除化学肥料(如硼砂、硫酸锌、硫酸锰等)外,还有整合肥料、玻璃肥料、矿渣或下脚料等,通常都用作基肥和种肥。其施用方法为:在播种前结合整地施入土中,或者与氮、磷、钾等化肥混合在一起均匀施入,施用量要根据作物和微肥种类而定,一般不宜过大。如对水稻,七水硫酸锌每亩施用1公斤,硼砂一般每亩用0.5公斤至1公斤,并要与厩肥等有机肥混合均匀基施,防止集中施用造成局部危害。   2、根外追肥:将可溶性微肥配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对作物茎叶进行喷施。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避免土壤中肥料不均匀而造成的危害,同时也可以在作物的不同发育阶段,根据具体的需要进行多次喷施,以提高肥效。有条件的地区在大面积施用时可采用机械操作或飞机喷洒,一般喷洒浓度为0.01%至0.05%。   3、种子处理:播种前用微量元素的水溶液浸泡种子或拌种,这是一种最经济有效的使用方法,可大大节省用肥量。如硼酸或硼砂的浸种液浓度为0.01%至0.03%。每500公斤种子仅用5升这种溶液。大豆用钼酸铵拌种,每亩只需要10克至20克。 [编辑本段]注意事项  1、注意施用量及浓度   作物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很少,而且从适量到过量的范围很窄,因此要防止微肥用量过大。土壤施用时还必须施得均匀,浓度要保证适宜,否则会引起植物中毒,污染土壤与环境,甚至进入食物链,有碍人畜健康。   2、注意改善土壤环境条件   微量元素的缺乏,往往不是因为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低,而是其有效性低,通过调节土壤条件,如土壤酸碱度、氧化还原性、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土壤含水量等,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的微量元素营养条件。   3、注意与大量元素肥料配合施用   微量元素和氮、磷、钾等营养元素都是同等重要、不可代替的,只有在满足了植物对大量元素需要的前提下,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才能充分发挥肥效,才能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果。
    0 点赞

没有更多内容了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