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油墨通常呈碱性(主要靠胺类物质来维持),一般水性油墨的ph值应该控制在8.0-9.5之间为宜,如果ph值太高,会影响油墨的干燥速度;如果ph值过低,则油墨的黏度升高,干燥速度变快,容易造成印版和网纹辊的堵塞,引起版面上脏。 1、水墨的干燥主要是挥发型干燥及渗透型干燥。油墨的干燥性能是指油墨在转移到承印物上之后干燥所需要的时间,这也是衡量油墨质量和性能的重要的指标之一,因此,控制好油墨的干燥性能是取得良好印刷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 柔版水性油墨的干燥速度取决于印刷机的印刷速度、干燥设备的干燥能力和承印物材料的性能以及油墨自身的组成成分。选择油墨干燥速度的一般原则是:在印刷机现有的条件下,油墨在进行下一印刷色组之前及进行复卷或堆叠之前应该能够充分干燥,但是在印版上却不能干燥。如果油墨干燥太快,就会在印版和网纹辊上干燥并逐步堆积,并有可能堵塞网纹辊,造成半色调网点的丢失或者破坏,实地部分出现漏白;如果油墨的干燥速度过慢,会出现印刷品异味的现象,或者在多色叠印的情况下会引起背面粘脏。 2、撤淡剂:用于降低颜色的深度,用量不限。加入大量撤淡剂可能导致水墨粘度略有上升,此时可同时加入少量稀释剂进行调节。 3、稀释剂:用于降低水墨的粘度。用量在3%以内不会降低水墨的颜色深度,并可保持水墨的ph值不变。加入较多的稀释剂或使用硬度高的自来水稀释会导致气泡的产生,可同时加入消泡剂进行消泡。稀释剂应边搅拌边缓慢加入,以防粘度过低。 4、慢干剂:用于降低水墨的干燥速度,用量为0-10%。 5、快干剂:用于加快水墨的干燥速度,用量为0-3%。 6、消泡剂:用于消除气泡,用量为1‰-2‰。 7、ph稳定剂:用于保持水墨的ph值,用量以使水墨的ph值维持在8.5-9.5为宜。 8、增稠剂:用于增加水墨的粘度,用量为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