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三原色的原理进行调配油墨 颜色黄、蓝、红是色谱中最基本的色,也就是平常我们习惯所称的“三原色”。三原色是调配任何颜色的基础色,也就是说,不管什么颜色,总是在三原色的范围内。所以,利用三原色的不同比例可以调配出无数种的色彩。油墨的色相变化,正是利用三原色的变化规律,如三原色油墨等量混合调配,可得到近似黑的颜色;三原色油墨中的两种原色等量或不等量混调,可获得各种间色,其色相偏向于含量比率大的墨色;若两种原色墨等量混合调配后,可成为标准间色。三原色墨分别以各种比例混合调配,可得到多种复色,上述用原色油墨调配成各种颜色,正是根据三原色的减色法理论所得出的。所以,利用三原色原理调配油墨,可较容易地调配出各种专色印刷油墨。三原色油墨等量混合调配并加入不同比例的白墨,即可配成各种不同色调的浅色墨;任何颜色的油墨加入黑色或其它深色墨后,它的明度相应就下降,色相就变深暗。反之,若加入白墨或冲淡剂后其明度就相应提高。任何色相的调配,都是以三原色为基础的,冲淡剂只是调整色相的深浅程度。根据10种基本浓色图调配油墨 10种基本浓色图是指饱和的三原色油墨以最简便明了、直观的组合排列方式,使其等量混合成具有代表性的深色油墨,也是专色墨调配中最常见的颜色。这些基本浓色按混合的原色墨数量,可分为三类共计10种,包括三原色的黄、品红、青(通常用y、m、c表示)加三种间色的红、绿、蓝(r、g、b)加四种复色的紫红、古铜、橄榄绿和黑色(bk)。10种基本浓色图是由三个大小不同的等边三角形组成,其中内层的小三角形是原色层,三顶点分别是三原色。中三角形为间色层,三顶点是由相邻两种原色等量混合出的间色,如y+m=r。大三角形是复色层,三顶点是由相邻两种间色等量混合得到的复色,也是三种原色不同比例混合的结果,如r+g=(y+m)+(y+c)=2y+m+c=古铜色。三角形中心的黑色,可由任何一层的三顶点颜色等量混合得到。尽管彩色油墨色相有无数种,但是,千变万化的色彩,每种颜色几乎都能与10种基本浓色中的某种颜色相近。只要我们认识和掌握这10种基本浓色的相互关系,就可为准确、快速调配专色油墨打下扎实的基础。 根据印刷色谱调配油墨 根据印刷色谱的颜色调配油墨,是更加直观查找颜色的方法,但是,若印刷的纸张、纸板的颜色和光泽度与色谱的纸质不一样,颜色对照会产生一定的误差。所以,色谱的颜色比例一般可以作为一种参考,只要大体的色相找到了,可参照色谱提供的油墨颜色及其比例,酌情掌握调墨方案就可以了。色谱中每个色块都有标明原色网点的面积百分比,可以参照这些数值来确定原稿色样中各色油墨的比例含量。通过计算可求出用墨数量,即单位面积中,除去三原色含量,剩下的白纸面积百分比,就是白墨的含量。如标准色样与30%的蓝色网点构成的浅蓝专色相似,计算方法为:c:w=30%:(100%—30%)=30%:70%=3:7.那么,调配时,就是用原色蓝3份和白墨7份进行混合调配成浅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