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e是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的英文缩写,sae等级代表油品的粘度等级。sae30、sae40为单级油,sae10w-30、sae15w-40为多级油。其中,“w”前面的数字越小说明低温黏度越低,发动机冷启动时的保护能力越好;“w”后面的数字则是机油耐高温性的指标。以壳牌特级喜力机油(shellhelixsupermotoroil)为例,最典型的数据为sae10w-40。api是美国石油学会的英文缩写,api等级代表发动机油质量的分类。它采用简单的代码来描述发动机机油的工作能力。api发动机油分为两类:“s”系列代表汽油发动机用油;“c”系列代表柴油发动机用油;当“s”和“c”两上字母同时存在,则表示此机油为汽柴通用型。如“s”在前,则主要用于汽油发动机。反之,则主要用于柴油发动机。从“sa”一直到“sj”,每递增一个字母,机油的性能都会优于前一种,机油中会有更多用来保护发动机的添加剂。字母越靠后,质量等级越高,国际品牌中机油级别多是sf级别以上的。例如,壳牌非凡喜力(shellhelixplus)是apisj级,而壳牌红喜力机油(shellhelixredmotoroil)则是apisg级,这说明非凡喜力的质量等级要高于红喜力。由于同样一种机油,在不同的发动机中表现出来的温度特性是不一样的,所以机油的选用还是应该以手册推荐的型号为准!如果手册中有不同的推荐油型号,应该弄清自己的汽车发动机和这些推荐油的特定温度特性。常见的机油型号:5w-3010w-3010w-4015w-4020w-50w"表示多级机油,是适用温度范围较大的机油,它添加了高分子聚合物质,除了具有一般机油的特点外,其粘度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凋节,遇热变稠,遇冷变稀,这样可以减少发动机进行的阻力和磨损。以10w-30为例:"前面的10w表示低温黏性指数。因为是低温指数,在低温时,这数值表示了转动曲轴和启动发动机的难易及机油流向发动机各处的润滑性能。数值小则低温黏性小,低温启动时较佳。后面的30表示高温黏性指数。在工作高温下,提供和保证了浓度、黏度和良好润滑性能。数值大则高温性能较好。10w-30和5w-30现在是应用比较广的两种机油,因为这两种机油基本上涵盖了正常的温度范围,它们既有低温启动的“稀薄”性,又有高温时的“浓度”保证。10w-30和10w-40都能适用-18摄氏度以上的温度,但在在零下5-10摄氏度以下,确实已能感觉10w-40比10w-30要明显地“稠”些(虽然10w这个低温参数是一样的)。如果温度低于-18摄氏度,建议用5w-30;但5w-30有高温限制,适用在40摄氏度以下;并在有些发动机中,5w-30的最高适用温度会降低到15摄氏度左右。20w-50的工作温度范围是零度以上。因此可见15w-40的低温下限应该介于-18度和零度之间(不详)10w-40是比较适合夏天用油,其实是经验之谈。在温带气候这样的城市中通常在夏天给换10w-40,而在冬天换10w-30。当然,根据不同的发动机,有的就一年四季用10w-30或5w-30。如果以发动机大小来看,一般小发动机(cc rating<=1.6l)的推荐油选用比中大型的发动机(cc rating>=1.8l)的推荐油要“稠”些。我建议用5w-30的,也比较便宜,一壶大概七八十吧,5w-40的也行,但就贵了,最低也得一百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