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轮高速旋转,由于惯性作用可贮藏能量,亦可以放出能量,克服运动阻力,使发动机运转平稳。当高速运转时,距可将能量贮藏起来,使其缓慢提速,避免猛烈高速运转导致其他部件损坏,或者来缓冲失误操纵而失去控制。当低速运转时,距可以将能量释放出来,使其慢慢降速,避免突然低速导致停车。为了使轧件通过轧辊时发生塑性变形,主电机就要使出一定的力量转动轧辊,这个转动轧辊的力量叫电动机的负载转矩。在轧制过程中电动机的负载转矩是不均匀的。当轧辊空转时,电动机的负载转矩最小,轧制时电动机的负载转矩增大,并随各道次的压下量、轧制温度、孔型形状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横列式型钢轧机的间隙时间,即电机的空转时间,占周期时间的50%左右。如果依据某些负载力矩较大的道次选择电动机容量,就会形成只在过钢时,即纯轧时间,电动机才是满负荷的,而在电机空转时负荷不足,这就不能充分发挥电机的作用,造成电动机能力的浪费。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对纯轧时间较短、间隙时间较长,而且有短时间尖峰负荷的轧机,通常在与交流异步电动机相接的减速机高速轴上安装飞轮,飞轮在空载时储能,在高峰负荷时放出能量,可使电动机负荷均匀并降低最大负荷转矩。但纯轧时间长、间隙时问短、无尖峰负荷的轧机不宜安装飞轮,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飞轮的储、放能作用并不显著,而飞轮本身还消耗一定能量。目前新型轧机很少安装飞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