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检查与调整,这题怎么做?

全部回答2
默认 最新
  • 离合器,顾名思意,就是起到分离与合闭的作用嘛。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主动部分(飞轮、压盘等等)与从动部分(从动盘、扭转减震器等等)两个运动副之间的摩擦来传递动力 离合器是汽车传动系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联系的部件,其作用就是使其主动和从动部分可在驾驶员操纵下彻底分离,随后再柔和接合。这里,我们将进一步阐述其功用。 1、保证汽车平稳起步 这是离合器的首要功能。在汽车起步前,自然要先起动发动机。而汽车起步时,汽车是从完全静止的状态逐步加速的。如果传动系(它联系着整个汽车)与发动机刚性地联系,则变速器一挂上档,汽车将突然向前冲一下,但并不能起步。这是因为汽车从静止到前冲时,产生很大惯性力,对发动机造成很大地阻力矩。在这惯性阻力矩作用下,发动机在瞬时间转速急剧下降到最低稳定转速(一般300-500rpm)以下,发动机即熄火而不能工作,当然汽车也不能起步。 因此,我们就需要离合器的帮助了。在发动机起动后,汽车起步之前,驾驶员先踩下离合器踏板,将离合器分离,使发动机和传动系脱开,再将变速器挂上档,然后逐渐松开离合器踏板,使离合器逐渐接合。在接合过程中,发动机所受阻力矩逐渐增大,故应同时逐渐踩下加速踏板,即逐步增加对发动机的燃料供给量,使发动机的转速始终保持在最低稳定转速上,而不致熄火。同时,由于离合器的接合紧密程度逐渐增大,发动机经传动系传给驱动车轮的转矩便逐渐增加,到牵引力足以克服起步阻力时,汽车即从静止开始运动并逐步加速。 2、保证传动系换档时工作平顺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为适应不断变化的行驶条件,传动系经常要更换不同档位工作。实现齿轮式变速器的换档,一般是拨动齿轮或其他挂档机构,使原用档位的某一齿轮副推出传动,再使另一档位的齿轮副进入工作。在换档前必须踩下离合器踏板,中断动力传动,便于使原档位的啮合副脱开,同时使新档位啮合副的啮合部位的速度逐步趋向同步,这样进入啮合时的冲击可以大大的减小,实现平顺的换档。 3、防止传动系过载 当汽车进行紧急制动时,若没有离合器,则发动机将因和传动系刚性连接而急剧降低转速,因而其中所有运动件将产生很大的惯性力矩(其数值可能大大超过发动机正常工作时所发出的最大扭距),对传动系造成超过其承载能力的载荷,而使机件损坏。有了离合器,便可以依靠离合器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之间可能产生的相对运动以消除这一危险。因此,我们需要离合器来限制传动系所承受的最大扭距,保证安全。 通过上面的了解,我们可以知道,离合器应该使这样一个传动机构:其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可以暂时分离,又可以逐渐接合,并且在传动过程中还要有可能相对转动。所以离合器的主动件与从动件之间不可采用刚性联系,而是借二者接触面之间的摩擦作用来传动扭距(即摩擦离合器),或是利用液体作为传动的介质(即液力偶合器),或是利用磁力传动(即电磁离合器)。
    0 点赞
  • 离合器从动盘摩擦片经使用磨损变薄后,在压紧弹簧作用下,压盘和从动盘将前移,而分离杠杆内端将相应后移,这样离合器才能完全接合。如果在磨损前分离杠杆内端与分离轴承之间没有预留一定间隙,则在摩擦片磨损后,离合器将因分离杠杆内端不能后移而难以完全接合,从而在传动时出现打滑现象。这不仅降低了所能传递的转矩,而且将使摩擦片和分离轴承磨损加剧。因此,当离合器处于正常接合状态时,分离套筒被回位弹簧拉到后极限位置时,在分离轴承和分离杠杆内端之间应留有一定间隙(此间隙为3-4mm),以保证摩擦片在正常磨损过程中离合器仍能完全接合。 由于上述间隙的存在,驾驶员在踩下离合器踏板后,先要消除这一间隙,然后才能开始分离离合器。为消除这一间隙所需的离合器踏板行程,称为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此行程为30-40mm。在使用中应经常检查此行程,如不符合标准,必须进行调整以恢复其标准值。 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的大小可通过调整分离拉杆上的球形调整螺母来达到,拧进,自由行程减小;拧出,自由行程加大,调好后,用螺母3锁紧。
    0 点赞

没有更多内容了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