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的监察机构:秦汉:监察机构的名称是御史大夫寺,负责监察的官员称为御史大夫(又称大司空、宪台、兰台)。魏:御史台,首长为司空,后改御史中丞。属官有治书御史、侍御史等。两晋:御史台。官员设置沿袭汉魏之制。此外,晋设有司隶校尉,以强化监察权。南北朝:基本上沿袭两晋之制。只是御史台后来改称南台或司宪,御史中丞有时改称御史中尉或司宪大夫。隋唐:御史台,首长为御史大夫,属官治书御史、侍御史、监察御史等。宋:御史台,首长为御史中丞,属官侍御史、殿中御史、监察御史等。明:通政使司、六科给事中、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东厂、西厂。清:基本上沿袭明制,保留了通政使司、六科给事中、都察院、十五道监察御史。但监察机构的职权却大大削弱。民国:监察院、审计院。当代:纪委、监察部、检察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