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三大航空发动机制造公司,美国的普拉特·惠特尼,美国的通用电气,英国的罗尔斯·罗伊斯。至于俄罗斯,在前苏联时代,有四个生产航空发动机的单位:莫斯特市的礼炮发动机制造公司,雷宾斯克市的土星科学生产联合体,共青城的乌法发动机制造联合体,彼尔姆发动机制造中心,这些目前都是国有控股,但还有些较小的制造公司。未来俄罗斯将会兼并整合成两家,礼炮,土星-乌法,但是由于苏联解体,这些企业无论是技术能力和利润上都远远不能和目前的三大航空发动机公司相比,但是俄罗斯的这些发动机制造单位,除了卖发动机,还出售一些发动机图纸,比如中国的太行发动机,就是按乌法的al-31图纸生产的。al-31已经生产了三十多年了,al-41却迟迟不能投产,就说明俄罗斯现在技术储备并不够。但是俄罗斯的发动机价格相对便宜。法国是欧洲最奉行独立自主原则的国家,所以他们有自己的斯奈克玛公司,不但生产阵风和幻影的发动机,还为阿里安火箭提供发动机。其它国家虽然比如瑞典也有自己的航空发动机公司,但无论在各方面,都达不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什么中国能生产火箭发动动,却没有真正自己独立研发的航空发动机?因为火箭发动机结构简单,自带氧化剂,而且只使用一次,不用考虑它的寿命,后期保养等各种问题。航空发动机就不一样了,要考虑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后期维护的成本问题,推重比问题,比如寿命问题,节油的问题等等。法国幻影2000上用的m53发动机,就是很少见的单转子涡扇发动机,因为结构简单,成本低,虽然在效率上要差些,不过还是很有名。主要的涡扇发动机都是双转子发动机,但是双转子发动机对材料要求很高。而罗尔斯·罗伊斯生产三转子发动机,虽然三转子发动机结构最复杂,但是对材料要求可以低一些。国产的太行发动机是属于双转子发动机,但是因为寿命不如俄罗斯的al-31f,不得不从俄罗斯进口。中国最大的问题是材料科学跟不上,而发动机为了提高寿命,在材料上要求非常高。比如美国f22用的普拉特·惠特尼f119-pw-100发动机是目前最先进的航空发动机,它在材料上和加工工艺上采用了很多最先进的,比如硼-碳化硅晶须增强的单晶涡轮叶片,双性能热处理涡轮盘、阻燃钛合金alloy c、高温树脂基材料外涵机匣、陶瓷基复合材料、碳-碳材料等等,材料科学领域体现着一个国家真实的基础科研能力,这方面中国太落后,比俄罗斯和法国要落后很多,更别说英国和美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