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桨飞机和喷气机有什么不同?

全部回答4
默认 最新
  • 螺旋桨是靠螺旋桨推动飞机起飞的,喷气式飞机是靠涡轮发动机启动做推力的,现在比涡轮发动机更好的是涡扇发动机
    0 点赞
  • 喷气式飞机进气道是一个系统的总称,它包括进气口、辅助进气口、放气口和进气通道,因此它是保证喷气发动机正常工作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直接影响到飞机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它对发动机是否正常工作,推力大小等有着到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它对飞机性能尤其是战斗机有很大的影响。其作用是:第一,供给发动机一定流量的空气。螺旋桨飞机靠螺旋桨工作拉动空气向后运动带动飞机做相对运动前飞,螺旋桨发动机燃烧也需要空气,但它的用量无法与喷气发动机相比,而且在高空空气稀薄,含氧量代,发动机效率会急剧下降,喷气发动机所需的空气量惊人,动辄每秒以上百千克计,如“海鹞”的发动机空气流量为196千克/秒,中国飞豹的则是2×92千克/秒,美国F-15的是2×121千克/秒;第二、保证进气流场能满足压气机和燃烧室正常工作的要求,喷气发动机压气机进口流速约为当地音速的0.3-0.6M,而且对流场的不均匀性有严格限制。在飞行中,进气道要实现对高速气流的减速增压,将气流的动能转化为压力能。随着飞行速度的增加,进气道的增压作用越来越大,在超音速飞行时的增压作用可大大超过压气机。
    0 点赞
  • 螺旋桨飞机只能做高亚音速飞行不能突破音障。喷气式飞机不但可以亚音速还能超音速。
    0 点赞
  • 螺旋桨飞机用的是活塞发动机,二次大战虽然,美国、苏联、英国、德国、日本都是使用活塞发动机,其型号众多。总体上当时的发动机技术采用的就是活塞发动机。工作原理 活塞式航空发动机是一种 4冲程、电嘴点火的汽油发动机。曲轴转动2圈,每个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4次,每次称1个冲程。4个冲程依次为吸气、压缩、膨胀和排气,合起来形成1个定容加热循环(见工程热力学)。发动机热效率与压缩比和燃烧后工质(工作介质)温度有关过大的压缩比会使工质的压力和温度过高,燃油可能在未被电嘴点火前就自动燃烧并形成爆震波(见燃烧学),引起汽缸局部过热和增大零件负荷,降低发动机的可靠性。提高汽油的辛烷值(见航空燃油)是提高压缩比、防止爆震的有效措施。航空汽油的辛烷值一般在 100以上。每个汽缸能发出的功率受到工质温度的限制。每升活塞排量发出的功率称为升功率,一般为22~44千瓦(30~60马力),个别发动机可达59 千瓦(80马力),活塞排量是指活塞在汽缸内自最下端移至最上端所扫过的容积。由于活塞发动机的技术局限,再加上二战当中飞机气动布局,主要采用平直,中单翼或者下单翼。二战30年末到40年代末期,以活塞航空发动机为主要动力的飞机,就是美国的P-51D 野马战斗机。时速785公里。这可以说是活塞发动机做动力的最快的飞机啦。其中原因不止是使用那种动力做为飞机的引擎,而以流体力学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空气动力学,也在随着飞机工业技术的进步而发展出来新学科。 喷气式发动机分为两种,因楼上的朋友已经把喷气式发动机的基本原理说的比较清楚。我就说说喷气式发动机有那两种,第一种成为涡轮喷气式发动机,它是最早的喷气发动机原理,主要缺点是推力比较弱,这个弱是和我后面要介绍的发动机比。比活塞发动机的力量要大。而是还比较耗油 。拿SR71黑鸟来说,地面上刚加的油它就漏油,这和它设计用于高速飞行后机体表面随着飞行温度的上升。机体表面的裂缝就会挤压,这是热涨冷缩的原因。所以它上天后得马上加油。第二种喷气式发动机的统称为涡轮风扇发动机。第三代战斗机,可以说全部装的是这种发动机。只是各国具体型号不同,例如苏联的AL31F 、AL41发动机、法国的M88发动机。只不过各发达国家喷气式发动机的性能略有差距。和涡轮发动机比涡轮风扇发动机的耗油率低,推力大。
    0 点赞

没有更多内容了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