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道道弹和巡航有什么区别?

全部回答3
默认 最新
  • 巡航导弹、飞航导弹和弹道导弹有什么区别? 从导弹在空中的飞行弹道来说,可将导弹分成两类:飞航式导弹和弹道导弹,也可称有翼导弹和无翼导弹,巡航导弹在弹道特征上和弹体外形的操纵面控制上都具有飞航式导弹的特性,所以应作为飞航式导弹中的一类,而不能单独分类。 飞航式导弹是在大气层中飞行的导弹,所以弹体要有弹翼、尾翼和舵面。弹翼主要用于在大气层中飞行时产生一种流体升力,用这种升力来平衡导弹的重量。尾翼主要用于保持导弹飞行姿态的稳定性,以减少外界的干扰。舵面则是用来控制导弹飞行姿态和弹道的调整。飞航式导弹所选用的发动机都要依靠空气进行工作,主要有涡轮喷气、涡扇喷气和冲压喷气三种。飞航式导弹的飞行距离较近,一般为几十公里或几百公里,个别可达上千公里。飞航式导弹大都是战术导弹,绝大多数装常规战斗部,有的也装核战斗部。飞航式导弹的长度、弹径和重量较小,因此飞机、舰艇、潜艇和车辆均可作为发射平台。 巡航导弹是飞航式导弹中一种体积最大、射程最远、唯一能装核战斗部进行远程战略攻击的导弹。巡航导弹实际上是一种飞机式无人驾驶飞行器,它能自动导航,利用喷气发动机推进,靠气动力面支撑飞行,以最有利的速度和高度飞行,进行超低空突防,实施攻击。它比较确切的定义应该是:飞行器的重力与升力平衡,发动机的推力与飞行器的阻力平衡,在某一最经济的飞行高度和速度上较长时间航行。 弹道导弹飞行弹道具有这样的特征:它的起飞阶段必须是在大气层内,但平飞前进阶段则主要是在空气稀少的高空或外层空间,它的下降阶段又要再入大气层。弹道式导弹因不在大气层中进行长时间的平行飞行,所以不需要飞航式导弹那样的弹翼和操纵面,有的则连尾翼都没有。弹道导弹的发动机不能靠外界空气工作,所以一般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和液体火箭发动机,两种喷气式发动机助燃所用的氧气都已经被固化或自带氧化剂。由于空气阻力小,飞行速度自然快,飞行距离也就较远,所以弹道导弹基本都能进行洲际攻击,射程8000~13000公里不等,而且基本都装有核弹头。为了提高摧毁能力,核弹头还可做成子母式,一个弹头内能分出十几个子弹头,分别导向目标。
    0 点赞
  • 弹道射程远,攻击固定大型目标.弹道设定好了.难改变.都是先飞出大气层在返回速度快.可带10个分弹头,难拦截.巡航较小型.可以空射.主要对付移动的较小型的军事目标等.指挥站.舰艇.激动性强.可以在飞行中改变目标.灵活性强.没道道那么多约束.战争常用的.容易拦截
    0 点赞
  • 弹道导弹 “弹道导弹”航天 火箭是指在火箭发动机推力作用下按预定程序飞行,关机后按自由抛物体轨迹飞行的导弹。这种导弹的整个弹道分为主动段和被动段。主动段弹道是导弹在火箭发动机推力和制导系统作用下,从发射点起到火箭发动机关机时的飞行轨迹;被动段弹道是导弹从火箭发动机关机点到弹头爆炸点,按照在主动段终点获得的给定速度和弹道倾角作惯性飞行的轨迹。弹道导弹按作战使用分为战略弹道导弹和战术弹道导弹;按发射点与目标位置分为地地弹道导弹和潜地弹道导弹;按射程分为洲际、远程、中程和近程弹道导弹;按使用推进剂分为液体推进剂和固体推进剂弹道导弹 ; 按结构分为单级和多级弹道导弹。 弹道导弹的主要特点是:①导弹沿着一条预定的弹道飞行,攻击地面固定目标。②通常采用垂直发射方式,使导弹平稳起飞上升,能缩短在大气层中飞行的距离 , 以最少的能量损失克服作用于导弹上的空气阻力和地心引力。③导弹大部分弹道处于稀薄大气层或外大气层内。因此,它采用火箭发动机,自身携带氧化剂和燃烧剂,不依赖大气层中的氧气助燃。④火箭发动机推力大,能串联、并联使用,可将较重的弹头投向较远的距离。⑤导弹飞行姿态的修正,用改变推力方向的方法实现。⑥弹体各级之间、弹头与弹体之间的连接通常采取分离式结构,当火箭发动机完成推进任务时,即行抛掉,最后只有弹头飞向目标。⑦弹头再入大气层时,产生强烈的气动加热,因而需要采取防热措施。⑧导弹无弹翼,没有或者只有很小的尾翼,起飞质量和体积大,结构复杂。⑨为提高突防和打击多个目标的能力,战略弹道导弹可携带多弹头(集束式多弹头或分导式多弹头)和突防装置。⑩有的弹道导弹弹头还带有末制导系统,用于机动飞行,准确攻击目标。 弹道导弹能按预定弹道飞行并准确飞向地面固定目标,主要是由制导系统实现的。其制导方式有无线电指令制导、惯性制导、星光-惯性制导等。无线电指令制导是早期弹道导弹采用的制导方式,它易受无线电干扰,地面设备复杂,不能满足现代作战使用要求。因此,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研制的弹道导弹绝大多数采用惯性制导。惯性制导属于自主式制导。它采用惯性测量元件,不受外界干扰。按照惯性测量装置在导弹上的安装方式,惯性制导可分为平台式惯性制导和捷联式惯性制导。平台式惯性制导的惯性测量装置具有测量精度高、计算机运算较简单、利用平台本身还可进行元件误差分离、发射时调平和瞄准也较简单等优点。因此,被广泛采用。与平台式惯性制导相比,捷联式惯性制导的惯性测量装置受弹体振动的影响较大,测量精度受到一定限制,对计算机的要求较高,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正日益受到重视。惯性制导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弹道导弹的命中精度有很大提高。例如60年代初期,美国研制的"民兵"ⅠA洲际弹道导弹,射程8000千米,命中精度(圆概率偏差)为1.8千米;70年代研制的"民兵"Ⅲ洲际弹道导弹,射程13000千米,命中精度已提高到0.185千米。星光-惯性制导是在惯性制导的基础上,增加了星光测量装置,利用宇宙空间的恒星方位来判定初始定位误差和陀螺漂移 , 对惯性制导误差进行修正,进一步提高了导弹命中精度。 巡航导弹 巡航导弹——它是依靠喷气发动机的推力和弹翼的气动升力,主要以巡航状态在大气层内飞行的导弹,曾被称为飞航式导弹。它可从地面、水面或水下发射,攻击地面,水面固定目标或移动目标。 世界上第一枚巡航式导弹是德国的V—1飞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曾向英国发射了10500枚V—1飞弹,但落在]英国本土的只有约3200枚。战后,美、苏借鉴V—1的技术,分别研制了本国的第一代巡航导弹,它们大都比较笨重、体积大、速度慢、飞行高度高、命中精度低,机动性差,易被对方发现和拦截。但大都装备了核弹头。 70年代后,诞生了以美国的“战斧”式为赌注高性能新型巡航导弹,其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雷达波有效反射面小,可超低空机动飞行,不易被发现和拦截,既能在地面、空中发射,又可从水面、水下发射,命中精度高,既能核装药又可常规装药。1991年渡海湾战争中,美国向伊拉克的重要目标发射了数百枚“战斧”式巡航导弹,大都准确击中了目标。 巡航导弹是长距离的发射后不管型武器,它可以自己找到目标。与其它所有的炮兵部队相同的是,巡航导弹没有任何的近距离攻击或防御力,只能进行远程轰炸。 城市的战略资源贮存区中,必须要有铝才能生产巡航导弹。 现代军事武器中最有效率的武器之一应该就是巡航导弹。AGM-86和战斧型巡航导弹都可以在几百英里外发射,以超低空飞行来避免雷达和其它侦测设施,然后以无比的精确度击中战略目标。它们也可以用短程攻击的方式摧毁诸如舰船之类的战术目标。在此功能下,一枚价值一百万美元的巡航导弹可用来摧毁或重创一艘价值8000万美元的战舰。此种多功能的武器可以由空中、海上、或是陆地上发射,而且丝毫不影响其效率。
    0 点赞

没有更多内容了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