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机工作辊径不一致是否导致轧制力增大

全部回答2
默认 最新
  • 大辊径抗弯能力强,同时最主要的是辊径大,辊轴及辊颈也大,抗扭距大,很多开坯轧机道次加工率比较大,绝对压下量比较大,导致在轧辊安全校核时除了要考虑承受巨大的轧制力外,还要校核辊颈所受的扭矩,在热轧第二第三道次时轧机的主电机电流非常大,这主要是大压下造成接触弧长,摩擦力大,对辊子产生巨大的扭矩所引起,另外热轧的辊子可以软点,可以做的大些,冷轧主要是考虑轧制力,板形和公差,有较高的控制精度要求,除了部分冷开坯机辊径较大外,基本不用校核轧机抗扭矩,为了把轧辊表面做硬,同时增加压下量,必须把辊径做小,因为做小了,轧制力才会小,道次压下量才能大些,但是工作辊小了,抗弯能力就小,所以出现了多辊轧机增加支撑,辊径小了也便于板形仪参与板形控制,可以增加多种调整手段;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冷轧机辊径小仅限于工作辊,它的部分能力被支承辊分担掉了
    0 点赞
  • 通常轧机的工作辊直径差异非常小,由于直径250mm的工作辊,偏差在3mm已经是非常大了。但是相对于轧辊直径来说几乎可以忽略,我想对于导致的轧制力增大或者减小可以忽略不计;另外如果工作辊直径本来就很小,比如直径40mm,偏差1mm,那已经是比较大了,但是在实际生产中,轧制力的变化基本不会感觉到。我们在实际生产中,比如弗若林12辊轧机工作辊直径79-85mm,新旧辊子混合使用,换辊时没有人去测量直径,轧制也没有什么特别不同。但是我们不建议使用直径偏差特别大的工作辊轧制,因为会对板型有影响,会对传动有影响,尤其是现代高精度轧机,建议适当减小偏差,尤其是传动辊。被动辊问题不会太大。
    0 点赞

没有更多内容了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