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改革之前,是按照以开票价/11.7来计算的。关于这个问题的焦点是,开票价是按照厂商指导价,还是实际交易价。有朋友说,其购车价优惠近2万,但是购置税没有按照交易价格来交,这样无形中多交了1000多的税。 再房屋交易过程中,为了避税,常会故意做低价格,而车市上,却反其道而行之。因为车税重心对每辆车的价格都有存档,不同车型也有最低缴纳金额,当按照发票上价格算出来小于最低价,就按照最低价格来缴纳,如果高了,就按照发票上的金额来缴纳。 而购置税缴纳于实际交易价格不符的情况,可能上海大众的车型比较明显,与其他不同的是,专门有个开票价,介于厂商指导价和实际交易价格之间。所以当车型优惠幅度加大,购置税这个矛盾也更加明显。 与大众异曲同工的还有日产,做法上基本是换汤不换药,就是当车价压得过低时,发票上的价格会抬高!我有个朋友买了轩逸,通过朋友车价比市场上的普通多降了1.4万,当然,这肯定不会在发票上显示出来,所以购置税多交了1000+。 一般来说其他车型就没这么严格,通常都按照实际交易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