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驾驶汽车过程中,当出现行人、车辆、地形和交通情况的变化时,估计难通过或可能发生危险,需要提前有目的地采取减速或停车,这就是预见性动。 为了使预见性制动停车准确、恰当、有效,其制动力度的运用至关重要。制踏板的运用应该是"轻一重一轻"的过程。 (1)轻踏。开始时,轻轻地踏下制动踏板。 (2)重踏。根据减速程度和距停车点的距离,适当加重制动踏板的压力。加的力度要按照"重在前,轻在后"的要领进行,如果减速过急,汽车在到达目前即要停车时,就应该松一点制动踏板,减少制动力,使汽车备有一定的惯性好行驶到停车目标;如果减速后车速仍然较快,就应该重踏制动踏板,加重制力,否则就会越过停车目标,或者为了按目标停车只得采取紧急制动的方法而响汽车的平稳性。 (3)轻踏。当汽车接近目标,待车轮将要停止滚动的一刹那间,迅速略放松动踏板,使汽车轻松自然地停住,否则就会因制动过急而使汽车"点头"。 低速情况下(即10km/h以下)的预见性制动,应先踩下离合器踏板,而后踏下制动踏板。这样既能保持发动机怠速熄火,又能使汽车平顺停车。 中、高速情况下(即10km/h以上)的预见性制动,一定要先踏下制动踏,利用发动机的牵阻作用,加大制动力度,待车速降到1Okm/h以下时,踏下合器踏板,然后再在轻踏制动踏板的情况下,使汽车平顺地停车。这样做既能j正发动机熄火,.又可充分发挥发动机的牵阻作用,增强制动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