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和发动机大修后的车辆,按照规定进行磨合,称为车辆初驶。车辆初驶期一般少于1500km(奥拓电喷车原厂规定2OOOkm)。 (1)车辆初驶期的特点 ①机件磨损速度快。新车或大修车在出厂前虽然按照规定进行了磨合处理,但机件表面仍较粗糙,加之新的零件间有较多的金属屑脱落,使磨损加剧。 ②润滑油易变质。初驶期内,机件配件间隙较小,油膜质量差,温度容易升高,机油受高温影响容易氧化变质,加之较多的金属屑棍入机油,使机油质量下降。 ③紧固件易松动。由于机件受热,受压及冲击负荷的影响,容易使零件产生变形而松动,加速机件的磨损。 ④耗油量高。为了保证车辆在初驶期内发动机以小负荷运行,生产厂在节流阀体与进气支管之间安装了限速片,因此容易造成混合气偏浓;由于各机件表面粗糙且配合间隙较小,使摩擦阻力增大,所以也会使油耗增加。 ⑤行驶中故障多。由于机件在加工,装配时存有一定偏差,同时还隐匿着一些易暴露和发现的故障隐患,因此车辆在初驶期内很可能出现机件发卡,温度过高,油、水、气渗漏等故障。 (2)车辆初驶的方法 ①限制发动机转速,控制行车速度。发动机的磨损与转速有直接关系,转速越高,各机件所受的负荷越大,摩擦产生的热量就越多,润滑条件也就越差,机件磨损必然增加;车辆行驶速度越高,各紧固件越容易松动,发动机和底盘的磨损就会加剧。因此,在初驶期间,应使发动机保持在中等转速范围(一般在1400-2100r/min),车辆保持中速行驶。 ②减轻载荷。车辆行驶阻力越大,所需要的驱动力也越大。而驱动力增大,发动机和传动装置部件的负荷也将随之增大,磨损亦随之加剧。因此,为了减少车辆的行驶阻力,在车辆的初驶期内,必须减少车辆的载重质量,最多得超过额定载质量的75%。 ③正确驾驶。初驶期的车辆机件装配较紧。因此,正确驾驶车辆,可以减小机件磨损。 其正确操作方法是:正确启动,平稳起步,适时换挡,中速行驶。 ④及时维护。车辆在初驶期内运行中,要经常注意发动机、底盘的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排除;并按照规定对车辆进行初驶、初驶中、初驶后的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