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预应力工程 三、钢结构工程 四、配筋砌体工程 配筋砌体主筋,配筋砌体箍筋,砌体拉结筋、构造筋,与基体连接方式。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 一、楼地面工程:检查各构造层(垫层、找平层、隔离层、填充层)的材料品种、规格、铺设厚度、铺设方式、坡度、标高、表面情况、节点密封处理等情况;变形缝的处理;防净电地板的接地处理。 二、浴厕工程:检查基层含水率、地漏、套管、卫生器具根部、阴阳角等部位的处理情况,防水层墙面的涂刷情况。 三、抹灰工程:界面剂情况,抹灰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时的加强措施;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的加强措施,抹灰前基层表面的清洁度;当底灰抹平后,暖气、电气设备的箱、槽、孔洞口周边的抹灰情况;外墙和顶棚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各抹灰层之间的黏结质量情况等。 四、门窗工程: 1、预埋件和锚固件的埋设:数量、位置、间距、防腐处理、埋设方式、与框和墙体的连接方式等。 2、门窗安装:安装位置、与墙体连接方式;缝隙防腐、填嵌及密封处理等。 3、固定玻璃的钉子或钢丝卡的数量、规格、位置及玻璃垫块的设置,数量、规格、位置安装方法以及橡胶垫的设置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4、木门窗与砖石砌体、混凝土或抹灰层接触处应进行防腐处理并应设防潮层;埋入砌体或混凝土中的木砖的防腐处理。 5、金属门窗防雷装置的设置应符合设计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五、吊顶工程:木龙骨防火、防腐处理;预埋件或拉结筋;吊杆安装;龙骨安装;填充材料设置。 六、轻质隔墙工程: 1、预埋件、连墙件、拉结筋埋设:数量、位置、间距、与周边墙体(基体结构)的连接方法及牢固性、铁件防锈防腐处理等。 2、龙骨安装:龙骨材质、规格、安装间距、连接方式,门窗洞口等部位加强龙骨安装;边框龙骨安装与基体结构连接;木龙骨防火、防腐处理等。 3、填充材料的铺置:品种、规格、铺设厚度、固定情况等。 4、轻质隔墙与顶棚和其他墙体交接处的防开裂措施。 七、饰面板(砖)工程: 1、连接节点:连接件之间的连接、连接件与墙体的连接、连接件与饰面板的连接、防腐处理等。 2、预埋件(后置埋件)、连接件:品种、规格、数量、位置、连接方法和防腐、防锈、防火处理等。 3、找平、防水层铺置:材料品种、规格、铺设方法及厚度。 4、抗震缝、伸缩缝、沉降缝等部位的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5、湿贴石材的背涂处理:石材板与基层之间的灌注材料应饱满、密实。 八、裱糊、软包工程 1、裱糊饰面工程用的腻子、基底封闭底漆。 2、软包工程的龙骨、底板、边框或压条应安装牢固、无翘曲、拼缝平直。内衬、填充构造、防火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规程规定。 九、幕墙工程: 1、预埋件(或后置埋件)、连接件、紧固件连接:各种埋件、连接件、紧固件的数量、规格、位置、锚固深度和防腐处理等。 2、连接节点处理:幕墙顶部(女儿墙部位)、幕墙底部、立柱、梁柱等的连接情况。 3、变形缝及墙面转角处的构造节点处理:幕墙的抗震缝、伸缩缝、沉降缝等部位的处理(宜采用详图示意),墙角的连接节点(宜采用详图示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的规定;变形缝罩面与两侧幕墙结合处不得参透。 4、幕墙防雷装置设置:幕墙应形成自身的防雷体系,并与主体结构的防雷体系可靠地连接,严禁串联;女儿墙部位的连接节点(宜采用详图示意)应符合设计规定等。 5、幕墙防火、保温及防潮层构造处理。 十、细部工程: 1、木制品的防潮、防腐、防火处理。 2、预埋件(或后置埋件)埋设及节点的连接,橱柜、护栏和护手预埋件或后置埋件的数量、规格、位置、防锈处理以及护拦与预埋件的连接点。 屋面工程隐蔽内容 一、卷材、涂膜防水层的基层 二、.密封防水处理部位 三、.天沟、檐沟、泛水和变形缝等细部作法 四、.卷材、涂膜防水层的搭接宽度和附加层 五、.刚性保护层与卷材、涂膜防水层之间的隔离层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隐蔽内容 一、直埋于地下或结构中,暗敷设于沟槽内、管井、不进入顶内的给水、排水、雨水、采暖、消防管道和相关设备,以及有防水要求的套管:检查管材、管件、阀门、设备的材质与型号、安装位置、标高、坡度;防水套管的定位及尺寸;管道连接做法及质量;附件使用,支架固定,以及是否已按照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规定完成强度严密性、冲洗等试验。 二、有保温隔热、防腐要求的给水、排水、采暖、消防、喷淋管道和相关设备:检查绝热方式、绝热材料的材质与规格、绝热管道与支吊架之间的防结露措施、防腐处理材料及做法等。 三、埋地的采暖、热水管道,在保温层、保护层完成后,所在部位进行回填之前,应进行隐检:检查安装位置、标高、坡度;支架做法;保温层、保护层设置等。 四、埋地管道穿卫生间门口或墙体应设置套管,在垫层施工之前也应对该套管进行隐检。 通风与空调工程隐蔽内容 一、敷设于竖井内,不进人吊顶内的风道(包括各类附件、部件、设备等):检查风道的标高、材质、接头、接口严密性,附件、部件安装位置,支、吊、托架安装、固定,活动部件是否灵活可靠、方向正确,风道分支、变径处理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已按照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规定完成风管的漏光、漏风检测、空调水管道的强度严密性、冲洗等试验。检查风道、风管穿过变形缝处的补偿装置。 二、有绝热、防腐要求的风管、空调水管及设备:检查绝热形式与做法、绝热材料的材质和规格、防腐处理材料及做法。绝热管道与支架之间应垫以绝热衬垫或经防腐处理的木衬垫,其厚度应与绝热层厚度相同,表面平整,衬垫接合面的空隙应填实。 建筑电气工程隐蔽内容 一、埋于结构内的各种电线导管:检查导管的品种、规格、位置、弯扁度、弯曲半径、连接、跨接地线、防腐、管盒固定、管口处理、敷设情况、保护层、需焊接部位的焊接质量等。 二、利用结构钢筋做法的避雷引下线:检查轴线位置、钢筋数量、规格、搭接长度、焊接质量、与接地极、避雷网,均压环等连接点的焊接情况等。 三、等电位及均压环暗埋:检查使用材料的品种、规格、安装位置、连接方法、连接质量、保护层厚度、防腐处理等。 四、接地极装置埋设:检查接地极的位置、间距、数量、材质、埋深、接地极的连接方法、连接质量、防腐处理等。 五、外金属门窗、幕墙与避雷引下线的连接:检查连接材料的品种、规格、连接位置和数量、连接方法和质量等。 六、不进入吊顶内的电线导管:检查导管的品种、规格、位置、弯扁度、弯曲半径、连接、跨接地线、防腐、需焊接部位的焊接质量、管盒固定、管口处理、固定方法、固定间距等。 七、不进入吊顶内的线槽:检查材料品种、规格、位置、连接、接地、防腐、固定间距及与其他管线的位置关系等。 八、直埋电缆:检查电缆的品种、规格、埋设方法、埋深、弯曲半径、标桩埋设、电缆接头情况等。 九、不进人的电缆沟敷设电缆:检查电缆的品种、规格、弯曲半径、固定方法、固定间距、标识情况等。 十、有防火要求时,桥架、电缆沟内部的防火处理。 智能建筑工程隐蔽内容 一、埋在结构内的各种电线电管:检查导管的品种、规格、位置、弯扁度、弯曲半径、连接、跨接地线、防腐、需焊接部位的焊接质量、管盒固定、管口处理、敷设情况、保护层等。 二、不能进人吊顶内的电线导管:检查导管的品种、规格、位置、弯扁度、弯曲半径、连接、跨接地线、防腐、需焊接部位的焊接质量、管盒固定、管口处理、固定方法、固定间距等。 三、不能进人吊顶内的线槽:检查员其品种、规格、位置、连接、防腐、固定方法、固定间距等。 四、直埋电缆:检查电缆的品种、规格、埋设方法、埋深、弯曲半径、标桩埋设情况等。 五、不进人的电缆沟敷设电缆:检查电缆的品种、规格、弯曲半径、固定方法、固定间距、标识情况等。 电梯工程隐蔽内容 一、电梯承重梁、起重吊环埋设 1、驱动主机承重梁型号、规格 2、驱动主机承重梁埋设长度 3、驱动主机承重梁垫板规格 4、起重吊环设计载荷 二、电梯钢丝绳头灌注 三、电梯井道内导轨、层门的支架、螺栓埋设、安全接地等。 节能工程隐蔽内容 一、墙体工程应对下列部位和内容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应有详细文字记录和必要的图像资料: 5、保温层附着的基层及其表面处理; 6、保温板粘结或固定; 7、锚固件; 8、增强网铺设; 9、墙体热挢部位处理; 10、预制保温板或预制保温墙板的板缝及构造节点; 11、现场喷涂或预制保温板的板缝及构造节点; 12、被封闭的保温材料厚度; 13、保温隔热砌块填充墙体; 二、幕墙工程应对下列部位和内容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应有详细的文字记录和必要的图像资料; 1、被封闭的保温材料厚度和固定; 2、幕墙周边与墙体的接缝处保温材料的填充; 3、构造缝、结构缝; 4、隔气层; 5、热桥部位、断热节点; 6、单位式幕墙板块间的接缝构造; 7、冷凝水收集和排放构造; 8、幕墙的通风换气装置; 三、门窗工程应对下列部位和内容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应有详细的文字记录和必要的图像资料; 1、门窗框与墙体接缝处的保温填充做法。 四、屋面保温隔热工程应对下列部位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应有详细的文字记录和必要的图像资料: 1、基层; 2、保温层的敷设方式、厚度;板材缝隙填充质量; 3、屋面热挢部位; 4、隔汽层。 五、地面节能工程应对下列部位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应有详细的文字记录和必要的图像资料: 1、基层; 2、被封闭的保温材料厚度; 3、保温材料粘结; 4、隔热热桥部位。 人防工程隐蔽内容 一、基础挖土验槽 1、基坑内地下水及地表水情况及其处理情况。 2、基坑(槽)开挖尺寸(长、上下口宽、深),有无加宽、加深、换土等情况。、 3、基土遇有坑、井、人工土、障碍物等的数量、位置及清除情况。 4、地下遇有电缆、旧的管道、旧房基等位置、数量及处理情况。 5、遇有流砂等不良地基的处理。 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填写上述内容,有变化的部位应用图示,说明坑槽底土的状态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二、回填土方 1、基底状态和基底处理情况、被埋置的部位是否已隐蔽验收; 2、回填土料的土质名称、鉴别方法、取土地址; 3、回填分层厚度与总厚度、夯压方法、干土质量密度、取土样的分布状态和试样数量情况; 4、回填砂土时的贯入度值和灌水情况。 三、地基土允许承载力复查 1、全面探明地基持力层土质情况(松、软、硬、坑、沟、孔穴、井、洞等),证明是何种土质,是否是老土层。 2、根据槽帮土层分布情况、及走向判断全部基底是否挖至设计要求之土层,同时观察坑底土的颜色是否一致,土的坚硬程度是否相同,含水率有无异常现象,走上去有无颤动感觉。 3、复核地基允许承载能力 一般可根据土的质地、分类、状态,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肉眼鉴定基土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发现异常现象时,应请设计单位提出处理方案,设计、施工、监理、建设单位四方签章后生效实施。有异议的部位,应请原地质勘察部门参加核定,重新出据,并留有照片,以备长期观察。 填写要求:(1)地基土质情况栏中“设计”一栏要记载设计要求的土质、地基土允许承载力、地下水情况,以及对施工的特殊要求。“实际”栏填写复查法(肉眼观察、钎探、荷载试压、触探等)、地基变异(各部位变异、实际与设计的差异等)情况和复查中的实际情况。(2)“复查意见”栏写明经勘察、设计、建设单位代表、监理工程师、人防部门质量监督人员验核,地基是否满足设计、规范、规程有关要求,认定该地基土允许承载力数据,并签章生效。若对地基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提出处理意见时,人防部门质量监督人员可在此栏填写认证意见。 四、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工程隐蔽内容 主要有: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情况,如几何尺寸、强度等;施工质量,如蜂窝、孔洞、露筋、变形、变位、施工缝、裂缝、预埋件的情况,及设计变更或事故处理情况;功能情况,如防水、抗渗等情况。钢筋混凝土结构除应提供材质合格证、混凝土试件强度报告外,尚应检查混凝土的各项几何尺寸并作出记录。防水、抗渗的隐蔽验收应按规定项目检查并做好记录。当设计无规定时,按经过雨季后的实际检验情况填写。 填写要求:(1)隐蔽部位:填×防护单元、底板、外墙、顶(拱)板。(2)隐蔽检查内容:应填写①采用图号、设计变更、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标高、浇筑方法、留槎情况;②几何尺寸;③混凝土试件强度等级试验报告单、混凝土抗渗试验报告单编号;④试水渗漏情况;⑤管道穿越混凝土墙体的防渗做法。(3)试验单、合格证、焊件编号:包括混凝土的原材料如水泥、骨料等,及预埋件的钢材和焊接试验编号。(4)监理工程师验核意见:写明检查情况是否属实,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或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 五、钢筋工程隐蔽内容 钢筋工程需作隐蔽记录的单一部位按防护单元的底板、侧墙、柱、顶(拱)板要作单一的隐蔽记录;对于一次整体浇筑覆盖的可按分项工程划分的区段作一次隐蔽记录。钢筋隐蔽的内容包括:钢筋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钢号、规格、数量及预埋件),设计更改、材料代用、施工质量(如绑扎方法、除锈情况、位置、搭接长度、垫块厚度、焊接位置、焊接人、焊条质量),以及材质情况(如焊件报告单、钢筋出厂合格证及复试单)。 填写要求: (1)隐蔽部位:填写某防护单元、底板、侧墙、柱、顶(拱)板名称。 (2)隐蔽检查内容: 1.施工图号、设计变更单编号(用文字叙述不清地方可画出简图说明); 2.钢筋质量检查中的主要问题,如:钢筋直径、根数、钢号、间距、保护层、搭接或焊接、除锈状况等; 3.特殊部位或构件钢筋位置、预埋铁件检查情况; 4.在记录右下角填写本部位有关的钢筋出厂证明、复试报告、焊接报告等试验编号。 六、设备管道隐蔽内容: 1. 工程内暗装的管道,如埋入底板或敷设在底板架空层内的管道、进入墙体的预埋管件、敷设在不能进入检修的地沟、顶棚、管井内的管道部位; 2. 管道穿过工程的沉降缝、伸缩缝部位的处理; 3. 工程外排水工程敷设的排水管道、防爆波化粪池等,及其春与进出排水管接触部位的处理; 4. 暗装通风空调风管或其它封闭的风道等。 隐蔽要求: 1. 凡敷设在底板架空层内暗装的有压力管道,安装前对管道上起控制作用的阀门需进行水压试验,待强度、严密性符合要求后方准安装,并随时做好试验记录;管道在隐蔽前应按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进行管道水压试验,检查其材质的强度及接口的严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