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何以在困境中突围 ?

全部回答1
默认 最新
  •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政策司有关负责人最近表示,我国汽车零部件与整车未能同步发展,影响整车技术水平的提高。虽然通过合资、合作,我国整车产品制造工艺和质量已经接近国际水平,但零部件工业却落后于整车发展。   零部件工业遭遇发展困境   近几个月来,原材料的价格日益看涨,使零部件生产成本急剧上升。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几度调整了成品油的价格;各种金属的价格也是一路攀升,国际铜价涨幅甚至达到66%,这对原材料依赖性强的生产制造企业来说,显然是一个小的打击。   一位小型零部件企业相关负责人诉苦说:“零部件的清洗与机器的擦拭离开汽油,喷漆环节中的燃烧需要柴油,出厂的部件也要配有一定量的白油。此外,在采购、销售等物资流通环节中,油价的上涨大大增加了我们企业的生产成本。”   由于企业的生产规模小、产品技术落后,缺乏规模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这些小企业很难在市场中竞争,而生产成本难以控制,很有可能就无法获得稳定的原材料供应,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其实,受到影响的仅仅是小型零部件企业,原材料上涨的狂潮正在袭扫整个汽车零部件行业,每个企业都面临利润大幅下滑甚至亏损危险。   在企业迫于经营压力的情况下,有可能会用劣质材料顶替原来材料的办法,降低产品的质量,方向盘掉渣、车内甲醛超标、刹车片磨损厉害,这些本该出现的问题,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使企业缺失了竞争力,面临停产或被淘汰的境地。   但是也有部分专家对原材料的涨价表现出乐观心态。他们认为,随着原材料的断上涨,生产企业迫于压力,将逐渐加强生产管理,并刺激制造企业加强产品研发能力,提升自身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通过产品技术升级和进步来拓展利润空间,从而改变以量取胜的经营模式,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除了原材料上涨的压力,稳定、可靠的原材料供应商的缺失,也可能会成为制约零部件工业向前发展的新问题。我国的基础工业薄弱?工艺加工技术水平低,一些加工设备如数控机床、橡塑加工机械等,与国外产品在技术性、可靠性上还有差距,这些弱点将直接影响汽车零部件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我国零部件行业面临的危机是研发水平低,缺乏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以湖北省为例,全省291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仅中航科技等少数几家企业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全省汽车零部件研发能力基本为零。由于技术上无优势,没有自主品牌,只能模仿别人的产品生产,随着整车企业特别是合资企业
    0 点赞

没有更多内容了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