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氧水氢化系统事故

全部回答1
默认 最新
  • 1、萃余液中双氧水含量偏高 当萃余液中双氧水含量超过0.5克/升时(一般不超过0.3克/升)在干燥塔中分解所产生的氧气,可改变塔中工作液和碱的接觯状态,使出塔工作液现象增加,进入氢化工序后造成触媒中毒,进入氧化工序后使氧化收率下降,副反应增加,当用大量磷酸中和,生成的磷酸盐带到成品中,使不挥发物含量增加,质量下降,如果氧化塔中的双氧水急剧分解,此时如处理不当,萃取塔可发生爆炸,轻者破坏萃取正常操作,使萃余液中双氧水含量进一步增加,造成恶性循环。如某厂开车时,为了提高萃取液中的双氧水浓度,一度停止了萃取塔的进出水,致使萃余液中的双氧水浓度逐渐升高,破坏了整个系统的正常操作,致使萃余液中的双氧水含量达到8克/升(氧给液通过萃取塔几乎未被萃取),在干燥塔中烈分解,压力升高,工作液从放空管中冒出,操作工为了减少损失关闭放空阀门,床内压力迅速增高,以致造成爆炸着火,设备和厂房受到严重破坏,两人当场死亡。另一种开车后,干燥塔出来的工作液带碱量偏高,氧化塔内多次出现碱性萃取塔操作不正常,萃侨余液中的双氧水含量超过1克/升,工作液进氢化塔后,所有H2O2分解产生的氧与进入氢混合,在触媒作用下发生爆炸,氢化塔几乎爆破,白土床的垫片被冲开,厂房玻璃全部损坏,幸无人员伤亡。还不一厂在运转过程中,也因工作液酸碱度失调面导致萃余液中双氧水含量增高,后者在氧化工序的一段管道中分解爆炸,工作液冲出管外燃烧。因此,当出现萃余杂液中双氧水含量增高时,应立即寻找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必要时应立即停车处理(包括迅速排掉有关设备中的危险物料)。 2、双氧水遇碱、重金属或其它催化性物质时发生剧烈分解,引起迅速分解。 近年来,由于在双氧水的外置和管理上失误面发生爆炸的事故越来越多,应引起足够重视,如某厂为提高双氧水产品的质量,准备将不合格的双氧水产品送回净化塔中处理,当双氧水被抽入中间贮槽时,因有催化性杂质混入使双氧水迅速分解,压力增高,槽体立即爆炸,部分厂房和玻璃损坏,重伤一人。某厂,操作中用压缩气体将重芳烃从计量罐底部,罐内不洁净,出料口又在罐体锥形底的下端,不洁净重芳烃进入净化塔中,使塔内双氧水分解,产生在量气体,塔温升高,重芳烃从塔顶溢流到氢化液贮槽中,操作工发现后,曾先后打开净化塔底部的计量罐底部的计量罐底部净阀,此净阀之间有一连通管,再通过连通管上的针形阀排放物料,因阀小排放速度慢,净化塔底部的双氧水在静压作用下经连通管到重芳烃计量罐中,在罐中遇污物分解,罐体爆炸,引起中间爆炸并着火,工作液受到损失,三人受伤。又如某厂,后处理工序干燥塔操作不正常,因工作液挟带气体使塔中的碱液带出,在分离器中没有得到很好分离,致使氧化铝床(白土床)后的碱度达3.9克/升,超过正常操作指标数百倍。工作液中的碱经过氢化、氧化工序进入萃取塔,塔中的双氧水遇碱后剧烈分解,塔头爆炸并引着火,一人死亡,多人受伤,数台设备损坏。由此可见,当双氧水在容器中遇到催化性的杂质时,尽管杂质数量不多,双氧水的分解速度也是很快的,甚至可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
    0 点赞

没有更多内容了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