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们儿,你问的实际是变速箱的排档方式 1.MT--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手动排档方式,需要油离配合 2.AT--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自动排档方式,没有离合踏板,挂上前进档,松开刹车就走 3.CVT--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无极变速方式,有点类似以前的踏板摩托。 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汽车,装备的变速箱主要有手动变速器(MT)、自动变速器(AT)、无级变速器(CVT)。 1、MT: 手动变速器(MT:ManualTransmission)采用齿轮组,由于每挡的齿轮组的齿数是固定的,所以各挡的变速比是个定值(也就是所谓的“级”)。比如,一挡变速比是3.455,二挡是2.056,再到五挡的0.85,这些数字再乘上主减速比就是总的传动比,总共只有5个值(即有5级),所以说它是有级变速器。 手动变速器是最常见的变速器,它的基本构造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两轴一中轴,即指输入轴、轴出轴和中间轴,它们构成了变速器的主体,当然还有一根倒档轴。手动变速器又称手动齿轮式变速器,含有可以在轴向滑动的齿轮,通过同齿轮的啮合达到变速变扭目的。 2、AT: 自动变速器(AT:AutomaticTransmission)是利用车速和负荷(油门踏板的行程)进行双参数控制,挡位根据上面的两个参数来自动升降。AT与MT的相同点,就是二者都是有级式变速器,只过AT能根据车速的快慢来自动实现挡位的增减,可以消除手挡车“顿挫”的变挡感觉。 (1)AT的结构: 与手动波相比,液力自动波(AT)在结构和使用上有很大的同。手动波主要由齿轮和轴组成,通过同的齿轮组合产生变速变矩;而AT是由液力变扭器、行星齿轮和液压操纵系统组成,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变速变矩。其中液力变扭器是AT最具特点的部件,它由泵轮、涡轮和导轮等构件组成,直接输入发动机动力传递扭矩和离合作用。 (2)AT的优缺点: AT用离合器换档,档位少变化大,连接平稳,因此操作容易,既给开车人带来方便,也给坐车人带来舒适。 但缺点也多,一是对速度变化反应较慢,没有手动波灵敏,因此许多玩车人士喜欢开手动波车;二是费油经济,传动效率低变矩范围有限,近年引入电子控制技术改善了这方面的问题;三是机构复杂,修理困难。在液力变扭器内高速循环流动的液压油会产生高温,所以要用指定的耐高温液压油。另外,如果汽车因蓄电池缺电能启动,能用推车或拖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