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团购平台,谨慎选择 团购只是一个临时的团体,售后纠纷出现后往往很难重新组织起团购者,给消费者维权带来困难。因此,消费者应尽量选择较为专业和有信誉的团购平台,并尽可能的签订团购协议,提早规避各种风险。 2.定金陷阱,小心提防 在参加汽车团购或其他代购活动时,消费者绝对不要把定金或车款交付团购公司或代购者,而是直接交给汽车经销商,并索取正规收据。 3.小心中介,两头通吃 消费者能从经销商那里得到优惠,但除去支付给中介的费用,最终的实惠大大缩水。加上没有相关的监督,团购中介也就滋生了很多猫腻,其中之一就是“吃两头”,不仅从经销商那里赚到了利润,又从消费者那里夺走相关费用。 4.私下协议,多没保障 由于团购大多是私下协议,没有相关的约定,所以对经销商并没有相应的法律制约。一旦经销商违约,那就没办法了。即使上法庭,但是马拉松式的官司太费精力。 5.售后服务,不容忽视 有些团购人把价格压得低,但是经销商为了生存,一方面限度内接受你的价格,同时在相应的服务上偷工减料。因此,消费者在团购时,不要把目光盯在车价的优惠上,可与经销商协商获取售后服务方面的更多优惠。毕竟,买车后保养和维修也是很大的开销。 6.谈判交涉,防时间差 团购成员费尽心力谈来的优惠条件,可能本来就是厂商不久就会推出的优惠条件,结果常常是团购的人白忙活一场,还不如直接向经销商买车来得实惠。 7.网上承诺,镜花水月 网站的论坛上,经常有各种各样的团购信息出现,这些大多是汽车经销商的销售人员为了完成指标而发布的,而且多由网友们自发组织前往。一般来说,团购信息中并不会将详细的优惠幅度明确告知消费者,常常到店详谈“仅使用一些”、“有更大优惠”等较为模糊的字眼。 8.连蒙带骗,撒饵诱鱼 很多经销商根本就拿不到优惠价,优惠价纯粹是撒出诱鱼的饵。他们为了拉到更多的客户,开始就承诺一个很优惠的团购价,让客户把定金交了,然后过一段时间后再告诉客户厂家没有批下优惠价,只能按另外一个比市面价要低一点点的价出售。 9.白忙一场,劳命伤财 由于许多购车者心理预期价位不切实际,因此不少厂家一般是不接受的。团购代表经常费了很大精力和购车族分别谈判,到提车时购车成员流失,最终白忙一场。消费者也就因此耽误了自己直接向经销商买车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