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简绍一下下图的原理和继电器的接法,红线圈的是不是可以不要

全部回答2
默认 最新
  •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按作用原理分 1.电磁继电器 在输入电路内电流的作用下,由机械部件的相对运动产生预定响应的一种继电器。 它包括直流电磁继电器、交流电磁继电器、磁保持继电器、极化继电器、舌簧继电器,节能功率继电器。 (1)直流电磁继电器:输入电路中的控制电流为直流的电磁继电器。 (2)交流电磁继电器:输入电路中的控制电流为交流的电磁继电器。 (3)磁保持继电器:将磁钢引入磁回路,继电器线圈断电后,继电器的衔铁仍能保持在线圈通电时的状态,具有两个稳定状态。 (4)极化继电器:状态改变取决于输入激励量极性的一种直流继电器。 (5)舌簧继电器:利用密封在管内,具有触点簧片和衔铁磁路双重作用的舌簧的动作来开、闭或转换线路的继电器。 (6)节能功率继电器:输入电路中的控制电流为交流的电磁继电器,但它的电流大(一般30-100a),体积小, 节电功能.以上可以看出串联,在详细的内容可以百度百科
    0 点赞
  • 电池电压较低时,R1和RP1分压较低,后级的tl431的稳压值(既上端)电压较高,Q2导通,K1两个触点接通左侧触点。由于右侧接vcc因此在充电!当电池充满后,电压较高,因此TL431上端电压就比较低了,不能维持Q2导通,继电器断开(两个触点接到右侧),左侧触点的电阻被接入到R1的下端(即与R1并联),提高了TL431调整端电压,因此,起到了迟滞比较的作用,只有当电池电压低到一定值时,这个电路才能再次接通。如果没有这个电阻的话,再次启动充电的电压将会较高,造成电池电量没有放完又冲上了。这个电阻的接入主要是改变分压比,好让充满电的电压和充电电压有个较大的差,这样保证电池能用完就冲,充满就停。
    0 点赞

没有更多内容了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