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晶体管输出和继电器输出的区别

全部回答4
默认 最新
  • 这个电压是外部给的。这样理解吧:a点b是输出的两个点,那么a点外加5v电压,如果内部的晶体管导通的话,那么b点就会有5v电压(实际没有5v因为有晶体管压降)。没有外加电压,晶体管不会导通,那么也就没有输出的。
    0 点赞
  • PLC晶体管输出响应快,可以用于高速输出,但是控制电磁阀等还是需要加中间继电器;继电器输出响应慢,但是可以省去外接继电器,接线简单。具体选用什么输出要视负载情况而定。  晶体管主要用于定位控制,要用晶体的输出来发出脉冲。而继电器是不能用发出脉冲的,也就不能定位控制了。如果用继电器去控制定位伺服或是步进的话就还要加定位模块,经济上不划算。而用一个晶体管输出的就可以控制伺服等。就这么回事。  虽然二者都是控制器件,但晶体管输入和输出没有电隔离,而继电器是电隔离的,在体积有限制的时候,响应时间要很短的时候,都往往采用晶体管控制,而在电压比较高,电流比较大,要注意人身安全时,往往用继电器。
    0 点赞
  • 继电器输出:继电器输出类型为有触点输出方式,可用于接通或断开开关频率较低的大功率直流或交流负载电路负载电流约为2A;晶体管和晶闸管为无触点输出方式,开关动作快、寿命长,可用于接通和断开开关频率较高的负载电路。晶闸管类型常用于带交流电源的大功率负载;负载电流约为1A;晶体管类型常用于带直流电源的小功率负载;负载电流约为0.5A;
    0 点赞
  • PLC晶体管输出和继电器输出的区别(5点)1、负载电压、电流类型不同 负载类型:晶体管只能带直流负载,而继电器带交、直流负载均可。      电流:晶体管电流0.2A-0.3A,继电器2A。  电压:晶体管可接直流24V(一般最大在直流30V左右,继电器可以接直流24V或交流220V。   2、负载能力不同 晶体管带负载的能力小于继电器带负载的能力,用晶体管时,有时候要加其他东西来带动大负载(如继电器,固态继电器等)。   3、晶体管过载能力小于继电器过载的能力 一般来说,存在冲击电流较大的情况时(例如灯泡、感性负载等),晶体管过载能力较小,需要降额更多。   4、晶体管响应速度快于继电器   继电器输出型原理是CPU驱动继电器线圈,令触点吸合,使外部电源通过闭合的触点驱动外部负载,其开路漏电流为零,响应时间慢(约10ms)。  晶体管输出型原理是CPU通过光耦合使晶体管通断,以控制外部直流负载,响应时间快(约0.2ms甚至更小)。  晶体管主要用于定位控制,要用晶体的输出来发出脉冲。而继电器是不能用发出脉冲的,也就不能定位控制了。如果用继电器去控制定位伺服或是步进的话就还要加定位模块,经济上不划算。而用一个晶体管输出的就可以控制伺服等。5、在额定工作情况下,继电器有动作次数寿命,晶体管只有老化没有使用次数限制继电器是机械元件所以有动作寿命,晶体管是电子元件,只有老化,没有使用次数限制。继电器的每分钟开关次数也是有限制的,而晶体管则没有。 扩展资料:晶体管的种类:半导体三极管是内部含有两个PN结,外部通常为三个引出电极的半导体器件。电力晶体管按英文Giant Transistor直译为巨型晶体管,是一种耐高电压、大电流的双极结型晶体管。光晶体管(phototransistor)由双极型晶体管或场效应晶体管等三端器件构成的光电器件。双极晶体管(bipolar transistor)指在音频电路中使用得非常普遍的一种晶体管。双极则源于电流系在两种半导体材料中流过的关系。双极晶体管根据工作电压的极性而可分为NPN型或PNP型。继电器的种类:电磁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固态继电器是一种两个接线端为输入端,另两个接线端为输出端的四端器件,中间采用隔离器件实现输入输出的电隔离。热敏干簧继电器由感温磁环、恒磁环、干簧管、导热安装片、塑料衬底及其他一些附件组成。磁簧继电器是以线圈产生磁场将磁簧管作动之继电器,为一种线圈传感装置。因此磁簧继电器之特征、小型尺寸、轻量、反应速度快、短跳动时间等特性。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晶体管参考资料:搜狗百科—继电器
    0 点赞

没有更多内容了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