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内燃机排气能量驱动废气涡轮增压器实现内燃机增压的方法。废气涡轮增压器(简称涡轮增压器)由涡轮机(见透平)和压气机(见压缩机)两主要部件,以及轴和轴承、润滑系统、冷却系统、密封件、隔热装置等组成。内燃机气缸排出的高温高速的燃气,经排气管供入涡轮增压器的涡轮机,推动涡轮旋转,涡轮再带动与它同轴的压气机叶轮旋转。压气机将吸入的空气压缩,提高了压力的空气流经内燃机进气管,供入气缸,从而达到增压的目的。
1905年,瑞士工程师A.比希首先提出利用内燃机排气能量驱动涡轮增压器进行增压的设想,并于1911~1914年间完成了第一次试验,1923年开始用于柴油机。1950年以来,废气涡轮增压技术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普通柴油机采用废气涡轮增压可提高功率30~50%。而专门设计的高增压柴油机,在增压压力为0.3兆帕时平均有效压力可达 2兆帕。若采用两台串联的涡轮增压器和两台空气冷却器的两级增压方案,可使增压压力达到0.4~0.5兆帕,在采用低压缩比(7~8)以限制机械负荷的条件下已能使平均有效压力提高到2.5~3.1兆帕以上。功率大于70千瓦的柴油机已大多具有增压变型产品,功率大于350千瓦的柴油机几乎都已是增压柴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