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空气压缩机将更多的新鲜空气压缩到气缸当中,使气缸在单位容积下,吸入更多空气,为多喷入更多的燃料奠定基础,更多的燃料意味着更大的爆发能量,也就能明显增加发动机的升功率输出。目前通过增压技术使发动机升功率突破100千瓦/升,是相当轻松的事情。
汽车上使用的增压器主要有涡轮增压、机械增压以及气波增压,其中气波增压已经基本绝迹。
涡轮增压(turbo charger):通过排气歧管排出的高温高压尾气带动主动涡轮高速旋转,其转速可达150000-200000转/分以上,与之同轴相连的从动涡轮(压气机)则借用其高转速来向进气歧管中压缩气体。
涡轮增压的优势——不会损失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这是因为涡轮增压的动力来源是本应废弃掉的尾气,而不像机械增压器需要通过发动机带动,涡轮增压能够带来40%左右的动力提升;机械增压器会消耗约20%的动力输出,但是会换来额外46%的动力提升,这样算来,机械增压的代价还是值得的。一些高品质机械增压器还能带来50%-100%的动力提升,因此常常出现在赛车上面。
机械增压(supercharger):通过皮带或者链条取力自曲轴箱,带动压气机来向进气歧管中压缩气体。
机械增压的优势:无需忍耐涡轮增压车特有的“涡轮迟滞”现象,动力输出随叫随到,响应极其迅速,并且增压值从发动机启动开始就一直存在。并且绝大多数机械增压器在较低的转速区间效率最高,尤其适合城市驾驶中拥堵路况以及国内驾驶者普遍的“低速高挡”驾驶习惯。
欧洲车系较青睐涡轮增压发动机,尤其是小排量+涡轮增压,日益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黄金组合”,小排量+涡轮增压固然有一定的优势,那就是在高转速、高车速形式时,燃烧效率与增压效率非常高,并且增压介入的转速区间也十分宽广,海外大众的1.4TSI双增压发动机之所以能够压榨出125kW的功率,就是在低速利用机械增压、高速利用涡轮增压,充分结合利用了二者的优势而来。小排量涡轮增压主要为满足欧洲严苛的排放法规以及燃油经济性需要,然而引进到中国市场的欧系涡轮增压发动机普遍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烧机油(机油消耗量过大)、积碳过多等现象层出不穷,汽车很难达到理想的经济车速,发动机也绝大多数工作在2000转/分以下的低转速区域,难以发挥涡轮增压车的优势。专家认为:小排量+机械增压的组合则更适合中国消费者的用车习惯,小排量兼具低油耗高功率的传统增压车特点的同时,具有结构紧凑、成本低廉、响应迅速、维护便捷、不消耗机油等独特优势,逐渐被一些厂商重视起来。目前市场上较为常见的是奔驰C180K、 1.3S、瑞虎 1.6S等小排量增压车以及奔驰G55 AMG等高端大排量增压车,其他合资及自主品牌也欲推出小排量+机械增压的动力配备,将会形成一道新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