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E200 4matic coupe及斯柯达柯珞克怎么样

行业资讯
2023-11-24 00:23

美丽的外表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放在活生生的人上,此话不假。可是要是挪用到汽车上,或许就要从新审视了。也是因为和E200 4Matic coupe相处几晚后,我开始重新思考一个问题:一台车的机械素质,真的就是评判它的全部吗?

其实先后试驾过新一代的C和E后,你会很明显的发现,奔驰已经没有再在底盘和动力总成这些机械上下那么足的功夫了,或者委婉一点来说,奔驰把重心转移了。我曾经一直诟病奔驰的旧款车,比如近代的SL或者E级等车型并没有属于老车的魅力,没有成为“经典”的品质,而反观它德国老家的对手宝马,出产经典车型的概率就真的高多了,这就是外观设计的魅力。记得当时现款一代C和E发布的时候,我和很多人的第一眼的感觉一样,就是惊艳。奔驰这一代的设计语言水平之高,我想没几个人能抵挡住它的魅力。当时我就想,配上上一代水平的机械素质,它们要成为万人迷,基本没什么障碍了。

不过先后试驾了E300L和C180L后,作为一个曾经“唯机械品质”的人,我就开始受不了奔驰了,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诟病奔驰“花瓶”、“虚有其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心想作为汽车的鼻祖,怎么可以在机械品质上如此不用心呢?不过当我接过E200 coupe的钥匙,和它相处几天后,我貌似懂了奔驰的别有用心。

别于往常,我想先说对它来说不太重要的动态表现。

作为机械品质的洁癖者,我的心早已被国产的长轴版E和C级伤透了,所以对于E200 coupe,我本没什么期待。不过开着它开进市中心,事情有了转机。这台200,装配的是奔驰2.0T的低功率发动机。184马力、300N.m的数据,说实话并不惊艳,配合它的是自家的纵置9AT。

先一个字评判:顺。无论逻辑还是换挡动作本身都很平顺。经过这台9AT的梳理,即便这台车只有184马力,在市区内穿梭,动力的输出无论力度和响应速度都是让人满意的。但是始终要记住,这是一台仅有不到200匹的车,想绝对的加速能力有多强,就是痴心妄想了。同时动力系统的高级感,实在是经不起仔细地品味。好比市区缓慢路段,变速箱在3挡以内时,一般都是轻给油缓慢加速,遇到前车减速,我通常是松油控制速度。这时只要松开油门,动力系统就会有很突兀的“松懈感”。就是整台车那股轻微前进的力突然完全卸掉了,这非常像一些调校得很精湛的双离合(比如A6 50TFSI和Panamera)低速时的表现,简单来说就像离合突然断开。这种现象要是放到一台带液力变矩器的AT车上,我认为确实算调校上的不精。

此外动力系统我还有一个不满意的地方,就是这副2.0T发动机的声音实在是渲染着“嘈杂”。车外听起来,像是四个气缸在吵架,很难探寻它们发声的规律。车内呢,也许是因为无边框车门的缘故,低速时还是能清晰听到这些让人不愉悦的动静。

再者就是底盘的表现,和动力系统的水平实在是异曲同工。不过首先值得肯定的是,比起长轴版本,E200的底盘是要更扎实的。因为是轿跑,不是AMG,所以这副底盘的调校是偏向舒适性的,概括一下,就是大小震动的过滤效率是有的,而且硬是让人找不出什么大的毛病。但是就是能让你感觉到它有很多破坏高级感的小动作,一些小的震动没有经过严格的筛选就传进车厢时不时地滋扰你,就像一个经过贵族家庭教育,骨子里调皮的小男孩儿,调皮,但是有尺度。

转向可以说是整台车动态方面的长板了,方向盘很粗壮,无论握感还是摸起来的手感都很不错。转动起来的阻尼感很高级,如果快速转动,就像搅动一小缸水一样,轻柔而富有弹性,每一次转动都能给人愉悦感。至于4matic这套四驱系统,我没有去试探它的极限,毕竟在市区。而且E200似乎有一种魔力,让我没有任何攻弯的欲望。是什么样的魔力?我接下来细说。

看完上文貌似E coupe一般?可是它能滋润人的心灵。

阅读推介BGM:Where Do You Start?

要说人类是视觉动物,我想没什么人会反驳我。但是同样作为视觉动物的我,不曾相信,一台车可以单靠视觉就把我征服。常看我文章的人可能多多少少都知道,我是个爱开快车的人,当坐进一台德系轿跑,激烈驾驶或许才是我的本能。一开始我也是这么对待E200的,可是我渐渐发现,这在E coupe上,是错误的,这不是它的正确用法。快节奏的驾驶,你根本不会体会到E coupe的真谛。

驶入夜色降临的二沙岛,车内的氛围灯变得流光溢彩。我放缓了驾驶的节奏,融入了慵懒的车流中。通过蓝牙让音响徐徐地放着Jazz,虽然音响并没有贴任何品牌,可是声音的层次感,渲染气氛的能力非常强。这时,上文提到的所有机械上的瑕疵,仿佛都被这种无比醉人的氛围掩盖住了。

这晚,二沙岛起了微风,有了凉意。降下车侧的四扇车窗,车两侧消失的除了玻璃,还有B柱。没错,这台车本来就没有B柱,这是E coupe的标致。从车外看过去,整个侧窗是一体并通透的。在二沙岛里,车速控制在3、40,清风拂面。纵使车内的氛围灯有64色,我还是钟爱那风骚的紫红。此时此刻,我和副驾上的佳人都沉默不语,却都希望时间再过得慢些、再慢些,舍不得这个氛围随时间流逝而消失。这时还有什么理由让我提高车速和转速?这,才是E coupe的正确用法。

总结:

一台两门、无B柱设计、奔驰的原装进口轿跑车型,或许在一般人看来,这是一台动辄百万的豪车。实质上E200 coupe售价是55.8万。可是它能给你的Luxury感受,是超越这个售价的。

这就是奔驰的高明之处,把一些消费者并不注重的方面做到豪华品牌的合格线,把消费者注重的品牌价值以及视觉和触感上的豪华感做到极致。谁说汽车的内涵就等于它的机械品质?奔驰则认为,让你忘却驾驶本身,给拥有它的人一种独特的生活的节奏,一种品牌的价值观,才是汽车的内涵所在。

柯珞克在咱们这儿有两种动力总成,1.2T和1.4T。以大众集团的套路,主推1.4T车型是必然。但从消费者的立场走,1.2T的价格一定更接底气。选车的时候,很纠结。听过产品说明后,忽然觉得斯柯达在销售策略的制定上,1.4T的导向性并不明显。根据已知消息,ESP、胎压监测、定速巡航自动启停全系标配,配置实用导出1.2T低配可买,整个逻辑还是清晰的。所以,这次试驾,我们来聊聊1.2T的柯珞克到底是个什么水准。

1.2T够力吗?

理论上来说,这台EA211的1.2T发动机取代的是1.6L自然吸气的位置。不管是大众集团自己,还是丰田、日产,类似的趋势在未来几年会更加清晰。所以,说这台发动机,就有两个维度了。一是跟过去比,一是跟现在比。

1.2T(85kW、200Nm)相对1.6L自然吸气发动机,参数升级有限。最终引起驾驶特性的变化,更多跟扭矩输出特性有关。涡轮增压发动机,扭矩平台来的更早。中低速行车,一脚油门下去,柯珞克显然比自然吸气发动机加速更加积极。红绿灯跟思域并排起步,心里也不怎么虚。我甚至会觉得,0-60km/h这一段的加速能力,1.2T跟高配上的1.4T相差不大。

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中高速再加速能力的弱势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也不想抓着这块短板不放。所以,首试发展到这里,我想引入第一个车型——逍客对比一下。柯珞克和逍客同样有1.2T的发动机,单纯比参数,两台发动机(柯珞克:85kW、200Nm;逍客:86kW、190Nm)差不多。我开过手动挡1.2T的逍客,不管是低速的响应性还是中高速的加速能力,都要强过柯珞克。这种结果,应该跟变速箱有着极大的关系。柯珞克配的7速干式双离合换挡逻辑非常偏重燃油经济性,变速箱对油门的深度变化不敏感,有时候油门多踩三分之一,变速箱不降挡或者只降一挡,速比的微调,对加速的增益杯水车薪。从主观上,柯珞克不如逍客的印象就落下了。

归结到导购层面,我是想推荐1.4T的车型,最直接的理由,还是加速能力会好不少。现在柯珞克的价格还没发布,个人猜测一下,区间大致在13-19万。具体到1.4T,起步售价估计估计不便宜了。以斯柯达的品牌形象,拿一个小型车+的车对标日系紧凑级SUV,不容易。何况,一汽大众的T-ROC眼见着就要来了。而如果斯柯达柯珞克的定价策略能够打破合资品牌的常规套路,直面现实,那么事情或许就有比较大的转机。

我在视频里建议斯柯达主推1.2T,完全是一番赤诚。如果1.2T可以有一个版本配了新一代的MIB中控系统,算上终端优惠把裸车价控制在13万出头。放低姿态,主攻缤智占领的市场,还是有希望火一波的。

柯珞克的优势在哪?

要火,还是要有品牌力做支撑的。柯珞克最大的优势,还是在于加长,列个表对比一下空间。

自主品牌真心强尺寸是柯珞克把自己定位为紧凑级的原因,毕竟实测空间数据已经可以跟日产奇骏平起平坐了。轴距加长,一针见效。有两点可以赞一下柯珞克的座椅设计,一是坐垫够高、够大,妥妥承托出大腿;二是前排座椅底下给后排乘客留出了放脚空间,大长腿也可以伸的很舒展。而且,我说的空间优势,除了乘坐空间,后备箱空间也在其中。不夸张的说,柯珞克的尾箱容积也是跨级的,拿出来跟奇骏比也不会怂。在视频的留言区,我看有网友问柯珞克跟缤智比有什么优势?我着实思考了一下,比隔音比滤震,真的是欺负本田了。柯珞克的空间比缤智还好用,才是最大的优势,你说对不。

自主品牌真心强

我在上面的空间对比里,留下了小线索——传祺GS3。

柯珞克开起来的感觉还是不错的,底盘有点往运动风格走,这点我一下子想起了传祺的GS3。中低速行驶,两款车的滤震感受很像,都保留了少许了路感;只是路况稍差或者高速阶段,GS3没有柯珞克那么扎实和贴地。但是宏观来看,传祺的底盘调校水准已经很接近斯柯达了,至少有了8成功力。如果再加上动力、NVH、转向手感这些方面,对GS3的评价,真的要在8成之上了。

一方面,我很骄傲于国产品牌的进步。回到公司讨论起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有同感,不少人都是在试驾合资品牌时找到了自主车型的后劲。我现在在给朋友推荐车时,十三四万以下的SUV的统统国产一线品牌优先,一个标志、一个牌子没必要强求。就像是1.2T的柯珞克对比传祺GS3,机械素质差距不是特别大,配置水准天上地下。实实在在的,买个中高配的GS3是现实的选择,而买柯珞克则更需要情怀加成。另一方面,不管怎么定价,总是夹在GS3、博越这样的中国品牌SUV和大众T-ROC、奇骏中间的。最准确的出路,就是凭着空间优势,打同样以空间出名的缤智(就像前面说的,柯珞克的隔音、滤震还是可以吊打缤智的),然而厂家的竞品目标,是逍客、指南者、天逸。有底气是好的,只是落在现实里,还是要对消费者的价格接受能力理性评估才对。

汽配观察员
收藏 收藏
我来说两句~
暂无评论消息
相关资讯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