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盖是中国古典章回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1],绰号“托塔天王”[2],梁山泊的第二任寨主,山东郓城县东溪村人,东溪村保正。 晁盖平生仗义疏财,专爱结交天下好汉,闻名江湖。后因与刘唐、吴用、公孙胜、阮氏三雄合谋智取生辰纲事发后遭官府追杀,不得已投奔梁山泊落草。因梁山泊寨主王伦忌才,不能相容,吴用智激林冲火并王伦后,推晁盖为寨主。后在讨伐曾头市战役中,被毒箭射中面颊而亡。[3] 在1998版《水浒传》电视剧中晁盖由张治中饰演。[4]
5观看
盖荷(春兰名品),瓣型: 荷花瓣。此花抗逆性特强,健草健花,耐肥,不易患病,为春兰中最小品种,惹人喜爱。
3观看
基本信息 词目:盖巾 释义:盖巾又称盖头。指旧时新娘出嫁时蒙头盖面的巾帕。巾以轻纱制成,稀薄不遮视线,或长或方,色用嫣红,取吉祥意。新娘出阁上轿前盖上,举行婚礼时,由新郎揭开,称揭头纱或挑头盖。 典源 此俗始自东汉魏晋之际。据 杜佑《 通典》曰:“自东汉魏晋以来,时或艰虞,岁遇良吉,急于嫁娶,乃以纱縠蒙女首,而夫氏发之,因拜舅姑,便成婚礼,六礼悉舍。” 金瓶梅词话 第四十回:“只见月亮地里,原来春梅打灯笼,叫了来安儿小厮打着。和 李瓶儿后边跟着
6观看
《华盖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创作的杂文集,1926年6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初版,1981年编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全集》第3卷。[1] 该书收录了鲁迅在1925年在北京写的杂文31篇, 这些作品的写作时间正值工农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风起云涌之际,鲁迅也以杂文为武器攻击旧社会,包括《咬文嚼字》《青年必读书》《论辩的魂灵》《夏三虫》《忽然想到》《我观北大》《碎话》等。 [2] 该书收录的杂文在创作思想与艺术实践上都有了重大突破,
12观看
扣盖又称“扣式盖”,盖式之一,流行于清末、民国时期。
21观看
舱盖(hatch cover)是1996年公布的航海科学技术名词。
7观看
菌盖指伞菌、香菇、菌类(Lentius)、蘑菇属(Psalliota)等层菌类子实体上部的伞状部分。
13观看
点覆盖,在图论中点覆盖的概念定义如下:对于图G=(V,E)中的一个点覆盖是一个集合S⊆V使得每一条边至少有一个端点在S中。
扎盖机是包装机的其中一个分支,扎盖机主要用于各种玻璃瓶、陶瓷瓶的铝盖扎盖。
10观看
跳曹盖流行于平武县、南坪县白马藏区。每年农历正月初六举行。“曹盖”系白马藏语音译,意为面具。 跳曹盖即戴着面具跳,在“跳曹盖”中,舞者会带上各种代表不同的面具,穿上特制的不同扮相服装起舞。在舞蹈中以夸张的舞姿来展现对自然神的崇拜、祭祀神鬼、驱灾祈福的舞蹈。以这样的祭祀祈求神明,赶鬼怪出寨外,保一年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2011年5月23日,跳曹盖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