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山位于川南影视基地合江县尧坝古镇与纳溪区龙车镇境内(四川省泸州市),由六山一水、三分坝组成,景区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这里土壤肥沃、光热水资源丰富,形成了生物物种种类多样性,可发掘各类果、桑、菌、药、林以及发展牧粮、种、养。这里的地貌、自然条件和生态系统有利于分层开发、综合开发和建立农业观光体系。 鼓楼山Drum-tower Mountain 位置尧坝古镇与纳溪区龙车乡境内 景区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 主导景观碧水丹霞 森林覆盖率80%
8观看
2009年7月29日,伴随着2500多人铿锵有力、响彻云霄的锣鼓声,中国首座锣鼓文化景观大桥——临汾锣鼓大桥竣工通车,同时,位于锣鼓大桥四个角的威风锣鼓雕塑像落成揭幕。成千上万的百姓涌上桥头,观看威风锣鼓表演,欣赏这座富有特色、别具一格的锣鼓大桥。
9观看
祁东渔鼓 渔鼓,是衡阳民间曲艺,系采用长二尺四寸,圆周九寸大的无节竹筒,蒙上猪皮膜做成的“渔鼓筒”为主要演奏乐器,配合说唱的一种表演形式。衡阳渔鼓不仅地方特色鲜明,而且唱词结构严谨,文字通俗,语言活泼,人物形象生动。同时加入月琴、云板伴奏,音乐唱腔纯朴、优美,与地方语言音调紧密结合,行腔圆润,素为衡阳民间群众所喜闻乐见。 目录 起源发展 历史渊源 曲目内容 演唱方式 传统节目
3观看
石鼓中学,全称高州市石鼓中学,位于广东省茂名市,截至2021年7月,占地面积108398平方米[1]。是一所公办的普通中学,校长是陈能祥,[2]校训是“崇德、博学、益智、健体”。[3] 截至2021年7月,学校有高中教学班42个,教职工270人。[1] 学校创办于1941年10月,始名文海中学;1950年改名茂名第十中学,后定名高州市石鼓中学。[3]
6观看
渔鼓戏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戏曲剧种,又称道情,源于唐代九真、承天等道曲,流行于沾化县境。 渔鼓戏以五声音阶跳进为特点,婉转明朗,长于叙事又兼有抒情,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剧目有《东游记》《追龙缸》《审衙役》等。
5观看
石鼓寨由大石鼓和小石鼓组成,是位于河南信阳商城的一处天然的自然景观。石鼓山很美,但海拔并不高,只有4百多米。“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石鼓山最值得看的是奇石、怪洞!大、小石鼓分别耸在两个山尖上,就像天外来客,飞来石一样。石鼓的石质和山体不一样,岩石上有许多蚀洞。
威风锣鼓是流行在霍州、洪洞、汾西、临汾一带的民间广场艺术,是一种民间打击乐器的合奏形式,由于它击奏多姿,威武雄壮,所以俗称为“威风锣鼓”。每逢过年过节,喜庆丰收,集会游行,便会出现在民间。威风锣鼓是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据传,这种锣鼓演奏形式开始于尧、舜时代,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由于传承的变化和地域的差异,威风锣鼓形成了河东、河西两个流派。
7观看
花腔渔鼓是一种流传于安徽省萧县的汉族曲艺艺术形式,也称 渔鼓道情,是萧县最古老的 汉族戏曲剧种。由萧县艺人薛本信吸收当地民歌号子和其他曲种音乐,自创多种花腔,丰富了寒腔渔鼓曲调,故又称做“薛派花腔渔鼓”;主要在皖北、豫东地区流行。列安徽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石鼓庙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位于晋江青阳东北隅石鼓山上,山有石圆而薄,架在石上,扣之铿然有声,因名石鼓。
拉木鼓节,佤族传统节日。 拉木鼓是阿佤人重要的宗教仪式,也是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其凝聚人心、追求幸福、表现强悍、抒发热情的文化传统得以弘扬光大,可以说,拉木鼓节就是佤族的狂欢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