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分为四个步骤,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回火,通俗点说,就是气缸内,活塞做好功以后,应该是从排气管排出燃烧后的废气的,但是由于某种故障,排气门已经关闭,废气无法排出,或者说,来不及排出废气。那么废气就会从缸盖的个别缸,和曲轴箱,还有化油器,节气门等地方排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倒灌”即发动机回火。松开油门减速时回火更频繁。
16观看
19观看
发动机加力,涡轮喷气发动机在最大工作状态运转的基础上,再短暂地进一步增大推力的措施。
17观看
发动机拉缸,是指气缸内壁在活塞环的运动范围内出现明显的纵向机械划痕和刮伤,严重时发生熔着性磨损,造成发动机启动困难或者自行熄火的故障。拉缸是发动机的一种重大事故。拉缸的根本原因是气缸内壁与活塞环、活塞之间难以形成油膜,因而造成润滑不良,甚至出现干磨擦的现象。
12观看
发动机寿命是发动机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应该达到的累计工作间或工作次数,是发动机耐久性与质量的重要指标,通以工作时间或循环次数表示,又称工作寿命。
15观看
柴油机不易启动,或启动后转速不易提高。
21观看
发动机效率(engine efficiency)是指发动机利用推进剂化学能的有效程度。发动机工作时燃料所含热能只有一部分转变为推进功,其余部分以热能或动能形式损失掉。发动机效率是评定发动机性能的指标之一,它分为热效率、推进效率和总效率。[1] 固体火箭发动机和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效率都可以用标准条件下发动机比冲与推进剂理论比冲的比值表示,也就是以推进剂在发动机中单位流量产生的推力与其单位流量理论热能产生的推力之比值表示。[1]
14观看
13观看
《发动机原理》是2007年12月1日由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高寒,姜晓。[1] 该书主要讲述了发动机理论循环和实际循环及发动机工作过程;发动机的性能指标及其影响因素和实验测定;发动机换气过程、充气效率及提高充气效率的措施;常用燃料的使用特性及燃烧机理;汽油机混合气形成的方式、燃烧过程及汽油机点火控制等。[2]
爆震:在某种条件下(如压缩比过高), 汽油机的燃烧会变得不正常,压力曲线出现高频,大幅度波动, 上止点附近的的dp/dt值急剧波动达(dp/dt)max=0.2Mpa/us之高,此时 火焰传播速度和火焰前锋形状发生急剧的改变。这种现象称为爆燃爆震是爆燃的外部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