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检查来发现胎儿是否患有严重的遗传疾病或者先天发育缺陷,同时孕妇要避免X线照射,剪刀步患者避免接触有毒物质,以免使胎儿头部受到伤害。
研究表明孕妇的营养不良会导致低重儿的出生或胎儿脑部发育不良,不要挑食偏食,饮食要荤素搭配合理,适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葡萄糖等。
胎儿时期的脑部发育迅速,一旦感染病毒很容易导致脑瘫,孕妇平时不宜经常出入公共场所,特别是前三个月家里最好不要养猫、狗之类的宠物,这些宠物身上一般带有影响神经系统发育的支原体。
另外应戒除不良嗜好,如吸烟、饮酒、不能滥用麻醉剂,镇静剂等药物。预防流感风疹等病毒感染,不接触猫、狗等。
剪刀步是指由于分娩时因窒息引起的大脑损伤或先天发育异常、感染等引起,是痉挛性麻痹的一种表现,即肌张力增加,腱反射亢进,表现为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足下垂及内翻,行走时双膝互相摩擦,甚至两腿完全交叉,呈典型的“剪刀式”步态。
剪刀步大多是脑发育不全造成的,容易引起脑瘫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所引起的大脑瘫,其主要症状就是剪形步态。
1.双脚左右分开,左脚往右并右脚,右脚再往右拉开距离。
2.双脚前后分开,后脚往前踏(不要超过前脚),前脚再往前踏保持刚才分开时与后脚的距离。
运动疗法是以运动学和神经生理学为基础,使用器具或者治疗者徒手手技或利用儿童自身的力量,通过主动和被动运动,使全身和局部功能达到恢复和治疗的方法。知道了什么是运动疗法了,那么运动疗法有些什么呢?
目前,国内外对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大多采用医学的、教育的、职业的、社会的手段与手法矫治相结合,它是脑瘫康复的有效途径之一。首先要恢复四个力。即平衡能力、协调能力、控制能力、支配能力。痉挛型脑瘫(约占脑瘫患者总数的60%)主要是平衡能力差;手足徐动型脑瘫和混合型脑瘫(约占脑瘫患者总数20%)主要是控制能力较差;共济失调型脑瘫(约占脑瘫患者总数的10%)主要是协调能力差。
脑瘫的治疗必须是全方位的整体考虑,按小儿运动功能发育程序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并通过治疗医师双手在患儿身上作适当的手法来达到功能恢复的目的。这种训练是按照小儿发育程序来进行的,即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蹲起、上下台阶八大功能进行手法治疗,须按照由粗大到精细,从上到下,由近及远,从简单到复杂的训练原则来进行。在纠正脑瘫患儿所存在的异常姿势方面,要通过手法使运动疗法与手法矫正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康复训练。
在治疗前,应对患儿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估,除按康复常规评估外,还应按照儿童运动功能发育程序进行评估。这样既有对初期反射和自动反应的评估,又有以运动发育标志来划分阶段性评估。
剪刀步、尖足,是小儿脑瘫常见的两个临床体征。造成这两个体征的原因是:一、原始反射未消失,正常反射未建立;二,不正常用力引起;三,由挛缩引起。患儿在用力或运动时出现剪刀步、尖足是由不正常用力所致,患儿在放松或运动状态下出现剪刀步、尖足,而被动运动时这种症状就会消失,这是原始反射没有消失引起。在放松情况下仍有明显的剪刀步、尖足,被动活动也不能缓解者,是由肌肉挛缩引起,可采取来矫正,一般需1~3周。
抑制异常反射活动,促进正常运动的出现。
1.尽量使用正常方式运动。
2.使用双侧身体。
3.在卧、坐、跪和站立时保持伸直位。
4.日常生活相关的动作和活动。5.预防畸形。
①规则性和长期性。
②强调家长的参与。
③注重语言诱导,多鼓励患儿。
④创设游戏化治疗情境。
⑤及时修改、调整训练方案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