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河戏

盱河戏

目录导航

简介

流传于 广昌县境的一个古老 剧种。别名大戏、土戏。原先专唱高腔,后与皮黄诸腔相结合,遂形成以唱皮黄腔为主,兼唱高腔昆腔的大型剧种。因该剧种只流行于盱河流域,1981年正式定名为盱河戏,并建立了广昌县盱河 戏剧团。

特色

盱河戏盱河戏任何一个剧种的确立,都有其独特的音乐唱腔和表演程式。广昌旴河戏在这两方面都呈现出独特的风采。旴河戏的音乐属多声腔休系,以唱高腔为主,结合唱 昆腔、 弹腔(皮黄)、还吸收了极少量的民歌小调。旦河戏高腔,曲调苍健激越,典雅醇丽,悠扬清雅,悦耳动听。据考证,旴河戏高腔保留了明朝“四大唱腔”之一的海盐腔的遗音,它的曲牌有两面三刀大类:一类为受海盐腔浸染过的弋阳腔、 青阳腔曲版,在韵味上靠近海盐腔;另 一类是一完整保留的海盐腔曲牌,“山坡羊”、“下山虎”等12支曲牌,婉转缠绵,华丽典雅,在对古典戏研究上,有至为重大的学术研究价值,引起了音乐、歌舞、电视制作、戏剧等各专业界人偏爱和器重,被引用、移植的各类作品逐日增多,逐渐被观(听)众所接受。

旴河戏有独特的的 脸谱和表演程式。最初的演出形式是全部角色都戴面具,酷似傩舞的表演,故称 傩戏,刚劲粗犷,炽热奔放。后来卸下面具(部分角色仍保留面具),在真脸上化妆,脸谱独特,保留了原始的遗风余韵。表演行当由早期的三生、三旦、三花脸组成,称“九门楼”。以后生、旦花脸各增一角色,发展“十二门楼”。舞台美术最早为一桌二椅,以布幔代城楼的装置。专业剧团成立后,舞美装置有布景、有灯光、有道具,虚实结合,效果更为逼真。

广昌旴河戏,作为百花园中的艺术奇葩,散发着泥土的芬香,有着无限美好的前景。愿这块源旴莲乡而属于祖国、属于民族的传统瑰宝,光芒四射,绵延不断。

历史

明代

据广昌县甘竹舍上曾氏族谱、甘竹大路背刘氏族谱和曾以清公祠内木匾记载:明代 永乐年间(1403-1424),甘竹舍上曾家出现了一个专演《孟姜女》的宗族戏班──孟戏班。 明弘治年间(1488-1505),甘竹大路背刘家又兴起了另一种《孟戏》宗族 戏班──刘家孟戏班。曾、刘两家戏班尽管《孟戏》脚本截然不同(曾家《孟戏》为六十四出关目的二夜本, 刘家《孟戏》为七十出关目的三夜本),但两个戏班均用盱河高腔 演唱, 都是每年正月演一次,用于本宗族的酬神祭祖之用。所不同的是:曾家唱腔一唱众和,以锣鼓伴奏;刘家唱腔,多在后句下半句帮腔,用小锣小鼓过门,用广昌官话道白,杂白混唱。据调查考证,《孟戏》高腔有一部分是明代南戏海盐腔的遗音。后业,甘竹舍上曾家又分支黄泥排和赤溪两处,成立两个孟戏班,遂成鼎足而立的三个孟戏班社。刘家孟戏班原也不接受外姓参加演出,迨至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始吸收外姓人参加刘家孟戏班演出。 甘竹《孟戏》班社一直只唱盱河高腔,不唱其它腔调。但到道光年间,在廖、王两姓合组的唱皮黄腔的“合盛班”、大株职业戏班以及其它的影响下,民间戏班纷纷成立,他们还请京剧、汉剧、祁剧、抚河戏等剧种的师傅传授剧目,《孟戏》班社才开始兼唱弹腔、吹腔等声腔,成为一个以孟戏为基调,也演唱高腔、昆腔、弹腔、吹腔等诸腔的地方大剧种。

清代

清末民初,广昌的盱河戏开始衰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高腔濒临失传绝境,只在甘竹保留了曾、刘两家孟戏班。少数弹腔班社也气息奄奄、名存实亡。建国后,1956年广昌县成立了专业剧团。1961年该团在演出弹腔戏的同时,着手对高腔进行抢救,组织专业音乐工作者对《孟戏》记谱录音,组织戏剧工作者对《孟戏》的源流沿革及戏曲资料进行搜集、整理、研究。1962年广昌县召开了戏曲工作会议,集中全县民间老艺人讨论广昌地方戏。县剧团还向老艺人学习和继承《孟戏》。

发展

广昌盱河戏源远流长。创始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历经近六百年延续至今,为全国众多古老剧种艺龄最长者之一。清末民初,地方戏逐渐衰落。解放后,广昌专业剧团着手对《孟戏》

挖掘抢救,级组强音乐工作者记谱。1962年集中全县民间艺人,研究讲座广昌地方戏。甘竹老艺人排演《孟戏》,专业剧团派人继承学习。“文化大革命”中被迫中止研演活动。1980年《孟戏》再度复苏,以《姜女送衣》 、 《滴血寻夫》两个折子戏,参加全省部分古老剧种汇演。1981年4月,经省文化厅批准,广昌地方戏正式定名为“旴河戏”,原县采茶剧团改为“旦河戏剧团”,为僵演唱旴河戏的唯一专业剧团。1982年10月,在文化部、中国戏剧家协会、省文化厅、中国剧协江西分会主办的“纪念汤显祖逝世366周年”大会上,广昌旦河剧团改编演出了汤氏原著怨撒金钱》,获得国内外戏剧专家的极高赞许。大会专门开辟了“旴河戏展览演出专场”,展演了《画桥分别》、《姜女送衣》和《滴血寻夫》。1984年,省戏曲研究所摄制了在老艺人指导下、原貌演出的传统代表剧目《长城记》(刘家三夜连台本)的录像磁带。该磁带已存入国家艺术之一—— 海盐腔,广昌旴河戏《长城记》被送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表演程式

盱河戏的表演炽热、豪放,显露出傩舞的遗风。由于长期作为宗族性的演出,因而形成了一整套规范、凝重的表演程式,且因戏各异、均有名目。

起霸──盱河戏称之为“跳合”。在“急急风”锣经中上场,接“摆格”、“演身段”、“扯四门”、“拉盔”、“拉甲”、“扎袖”(或加“擦须”)等身段表演,然后再定场“表白”。在“起霸”中,听穿服饰不同(着大靠、着软靠、着半边靠、半边蟒),对身段表演的处理也不同。

捞剑寻月──盱河戏武打招式。佩长剑者乘对方不备,悄悄拔剑而猛袭之。左掌握剑柄,用巧劲扭动,甩出大剑丝花,就势交剑柄转藏身后,右手旋臂于背后接执剑柄,左掌退抓鞘口,右手将剑抽出,剑尖朝下作弧线运动,尖下柄上刚成垂直时,右腕用力下按,剑尖猛然上挑,虚晃一圈,造成刀光剑影,并直刺对方要害。这一招式可见于《叭蜡庙》之贺仁杰。不佩剑者,仿此套数作相同动作。

金钱跑马──盱河戏武打招式。短打中,兵器(多为匕首)脱手落地,敌对双方同时抢先夺取兵器时所用的身段和步法。例如《武松打店》中孙二娘以匕首暗刺武松,被武松抓住手腕,强扭反刺,孙则奋力回扭。争夺中匕首插入地面(合板),孙欲拔起,被武松猛拉后退,同时,武松亦因势失控仰身后跌,孙乘机扑向匕首。武松情急之下急以右腿微屈稳住身躯,随即双脚交叉一跳,出右脚平地伸直,身躯前栽,同时出右手伸前与右脚尖齐,利用左腿的后蹬力,驱使全身平稳轻捷势同滑雪溜冰直线疾射,先达目标。这一行进距离,通常在四、五尺之间。如舞台铺有地毯,有碍牛皮靴底的滑行,这一招式即以其它动作替换。

观音观掌──盱河戏武打招式。徒手短打中,出击者首先佯装不欲打斗,以水袖或衣襟掩住右手,面带微笑,左手相应作斯文潇洒的动作。突然一个急转身360度,同时右手拂开水袖或衣襟,亮出巴掌,五指伸直并拢,掌心向内置于胸口,作即将猛力下劈状,而两腿交叉,两膝微屈向外,略似盘腿坐莲,故名。

落马擒王──盱河戏武打招式。常用于长靠戏。例如《罗成降唐》中,罗成与尉迟恭交锋时,尉一鞭击向罗之头部,罗成耍雉尾“凤点头”躲开;尉第二鞭击向罗之腰部,罗以枪格鞭,同时侧身前俯作“鞍里藏身”;紧接尉第三鞭已到,罗佯装被击,突然急转180度“硬僵尸”落地(马),尉一惊,收鞭前视;与此同时,罗“硬僵尸”落地却收腿坐起改成“劈叉”,随即跃起,乘其不备,直取尉迟恭。这一招式,讲究落地时需要靠旗分向铺开,雉尾伸直平落,收腿改“劈叉”时讲究动作迅速不露坐改痕迹。

盱河戏的场面

团牌摆阵、长棍开操、花枪对打──盱河戏中操兵演阵的几个群体场面。见盱河戏传统剧目刘家《孟戏》之《如珠生反》一折:由长棍手四员,团牌手四员,花枪手(女将)四员,表演长棍、团牌、花枪的各种单操、对操和混合对操等布阵演习。在民间灯彩锣鼓[蛤蟆跳井]和唢呐曲牌[阴阳别]的伴奏下,各种兵器的操练动作和进退迂回的调度方位,均极矫健利索,洗炼规整。这一场面,舞蹈风味特强,大异于厮杀搏斗的喧嚣气氛和强锣重鼓的紧张节奏。

“八挂”的功夫

盱河戏还特别重视“八挂”的功夫(即面部的表情),尤其强调眼神的作用。其眼法有:“对眼”、“分眼”、“瞒眼”、“ 曹眼”、“威眼”、“冷眼”、“笑眼”、“媚眼”等。

传统剧目

盱河戏的传统剧目,现仅发现《孟姜女》 、 《目连救母》两种是唱高腔的。盱河戏的 皮黄腔由其他剧种传入,其剧目和唱腔与宜黄戏的皮黄是一致的。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