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古全浊声母清化,平声送气,仄声一般不送气,个别送气。如:族/tsu/、造/tsao/
2、中古全浊上声今归为去声
3、不系统区分尖团
4、精知庄章相混
5、非敷奉与晓匣合口字混
6、泥来母相混
7、深臻摄与曾梗摄相混
8、果摄县城多读为ə,双柳等地读为uo
9、有儿化音,但不突出,至邻县固始则完全没有儿化音
10、部分职韵入声字韵母变为ue,如:或hue、国gue
11、老派疑母读ŋ,影母读ɣ,新派一律读为零声母
12、德陌麦韵早期无-i尾,同江淮官话,今读是受北京、郑州影响
13、介音u丢失严重,不过较语言发展较慢的其他邻县稍轻微
14、常见于豫中的合音字合音词本地不存在
根据叶祖贵在《信阳地区方言语音研究》(下同)中调查,潢川话(以白店乡为例)共有声母18个,分别如下
声母 | 例字 | 声母 | 例字 |
p | 八步半崩 | pʼ | 普皮品旁 |
t | 弟督队订 | tʼ | 体态探唐 |
ts | 糟庄站招 | tsʼ | 草产抄唱 |
tɕ | 记九经讲 | tɕʼ | 其求勤强 |
k | 古桂感更 | kʼ | 开亏肯康 |
Φ | 文袜压云 | ɣ | 袄偶恩硬 |
m | 米麻木忙 | l | 里路南宁 |
s | 洒少刷胜 | z | 日认然容 |
ɕ | 喜休现星 | x | 河很服丰 |
声母 | 例字 | 声母 | 例字 |
p | 八步半崩 | pʼ | 普皮品旁 |
t | 弟督队订 | tʼ | 体态探唐 |
ts | 糟庄站招 | tsʼ | 草产抄唱 |
tɕ | 记九经讲 | tɕʼ | 其求勤强 |
k | 古桂感更 | kʼ | 开亏肯康 |
Φ | 文袜压云 | ɣ | 袄偶恩硬 |
m | 米麻木忙 | l | 里路南宁 |
s | 洒少刷胜 | z | 日认然容 |
ɕ | 喜休现星 | x | 河很服丰 |
潢川话韵母共有38个,分别如下
韵母 | 例字 | 韵母 | 例字 | 韵母 | 例字 | 韵母 | 例字 |
ər | 而二贰耳 | ||||||
ɿ | 资吃知世 | i | 李地记衣 | u | 扶布路读 | y | 鱼需句取 |
a | 麻大八啊 | ia | 家夏掐牙 | ua | 夸挂花袜 | ||
o | 波婆破磨 | uo | 多桌哥伙 | yo | 岳约确学 | ||
ɛ | 车买色带 | iɛ | 姐黑街介 | uɛ | 国或拐快 | yɛ | 瘸缺雪月 |
ei | 类碎醉水 | uei | 归亏非为 | ||||
au | 毛跑饶早 | iau | 表小交腰 | ||||
ou | 丑走头购 | iou | 丢揪修又 | ||||
an | 竿砍产占 | ian | 牵减县颜 | uan | 酸短关饭 | yan | 卷拳宣元 |
ən | 痕孙藤蒸 | in | 近信兵因 | uən | 滚捆昏魂 | yn | 军云群旬 |
aŋ | 忙杭商浪 | iaŋ | 腔乡江羊 | uaŋ | 光矿晃房 | ||
əŋ | 朋冬农木 | uəŋ | 翁暡嗡瓮 | ||||
uŋ | 红中虫空 | yŋ | 凶琼兄雄 | ||||
ᶇ | 你嗯 | ᶌ | 乌舞务物 |
韵母 | 例字 | 韵母 | 例字 | 韵母 | 例字 | 韵母 | 例字 |
ər | 而二贰耳 | ||||||
ɿ | 资吃知世 | i | 李地记衣 | u | 扶布路读 | y | 鱼需句取 |
a | 麻大八啊 | ia | 家夏掐牙 | ua | 夸挂花袜 | ||
o | 波婆破磨 | uo | 多桌哥伙 | yo | 岳约确学 | ||
ɛ | 车买色带 | iɛ | 姐黑街介 | uɛ | 国或拐快 | yɛ | 瘸缺雪月 |
ei | 类碎醉水 | uei | 归亏非为 | ||||
au | 毛跑饶早 | iau | 表小交腰 | ||||
ou | 丑走头购 | iou | 丢揪修又 | ||||
an | 竿砍产占 | ian | 牵减县颜 | uan | 酸短关饭 | yan | 卷拳宣元 |
ən | 痕孙藤蒸 | in | 近信兵因 | uən | 滚捆昏魂 | yn | 军云群旬 |
aŋ | 忙杭商浪 | iaŋ | 腔乡江羊 | uaŋ | 光矿晃房 | ||
əŋ | 朋冬农木 | uəŋ | 翁暡嗡瓮 | ||||
uŋ | 红中虫空 | yŋ | 凶琼兄雄 | ||||
ᶇ | 你嗯 | ᶌ | 乌舞务物 |
潢川话共有四个调值,分别如下
调类 | 调值 | 例字 |
阴平 | 213 | 初昏高天 |
阳平 | 34 | 时题人田 |
上声 | 24 | 女老好比 |
去声 | 53 | 弟舅盖件 |
调类 | 调值 | 例字 |
阴平 | 213 | 初昏高天 |
阳平 | 34 | 时题人田 |
上声 | 24 | 女老好比 |
去声 | 53 | 弟舅盖件 |
由于潢川话并不能完全由普通话汉语拼音标注,比如“人”的声母不是普通话中的r,而是英语中的浊辅音/z/,“特”的韵母并不是普通话中的ai,而是英语中的/æ/. 为了防止注音引起的误解与混乱,这里说明一下本词条的注音,普通话中的z、c分别拼写作/dz/和/ts/,以示与z与c的区别。哥的拼音写作/gə/,特的拼音写作/tæ/。为了方便直观起见,潢川话不存在浊声母bdg,潢川话中的“伯婆”声母不写作p和ph,“的特”声母不写作t和th,“哥可”声母不写作k和kh,仍采用和普通话一样的表示。其余不引起误解的地方尽量采用俗写和汉语拼音拼写。
潢川为黄姓发源地,东周时期建立了诸侯国黄国,战国时期为楚所灭,成为楚国重要城市,春申君黄歇便是潢川人,春秋时期潢川可能使用楚语,上层学习雅言。
元末战乱不断,潢川交通便利,为兵家必争之地,百姓流离失所,明朝初年朱元璋从山西、江西迁来百姓填补潢川地区,山西移民多定居淮河北岸息县、淮滨一带,江西饶州移民多定居淮河南岸其他信阳市县,江西移民是朱元璋为了削弱陈友谅反明势力迁徙而来,黄州府迁来109姓,有46姓来自饶州(参考《信阳地区志》与《中国移民史》),移民超过土著居民,当时潢川应当一定程度通行赣语。
明末高迎祥、李自成、罗汝才、张献忠叛乱,血洗光州古城(今潢川城),百姓死散大半,据记载:“(崇祯八年即1635年)十二月初十日乙酉,贼闯王曹操数十万,围光州,舁大炮二十座,攻城,燃二炮,城崩。城中顷刻火作,贼乘而入,官吏士民,屠僇无遗。”,故清朝皇帝下令以江西等地百姓填之(时值湖广、闽、赣填四川),移民多来自江西南昌、九江等地(如瓦屑坝、筷子巷等地),清朝初期的信阳地区的主体方言可能为赣语与江淮官话混合。
编辑于民国时期的《河南新志》认为“惟南部潢川、光山、固始、商城等县,地近淮河流域,较为活泼,言语稍为捷给,非他县所能及”(转引自郭熙《苏南地区河南话的归属问题》),由于行政划分归属河南,不断受强势方言与政治因素影响,潢川话与中原官话其他片区差异逐渐减小。新世纪由于普通话的大力推广,潢川话受普通话影响巨大,年轻一代很多已讲不出地道潢川话了。
潢川话演变较快,白读相对其他县少了很多,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
1、蟹摄一二等见系部分字声母文读g,白读k,如:概kai、挂kua、撞tsuang,等;
2、帮、非组部分字声母文读b、f,白读p,如:遍pian、绊pan、庇pi,等;
3、咸、山摄部分字(端组为主)韵母,文读an,白读ang,如:耽(dang)误、端(dang)午、晚(wang)上、半(bang)个、肩(jiang)膀头、箭(jiang)白,茧(jiang)子等;效摄个别字也有类似白读,如叫(jiang)唤;
4、职韵入声字白读为ue,如或读hue、国读gue;
5、介音方面,部分丢失u介音,如段、断,部分地区读作dàn,且这种现象越往南越明显。鲜、弦、掀等读作xuan,可能是受安徽影响。
6、一些字以白读形式保留不腭化,如牛角(gə),但在钻牛角尖中只读jio,明显是受普通话影响产生文读。同理还有:吓(hie)人、惊吓(xia);解(gæ)开、解(jie)放军;杏(hen)子、银杏(xing);
7、其他文白读,如:早晨sen、水深(tsen)、撑(dzen)着、使(tsi)劲、舒(tshu)坦、判/pæ/作业、热闹(lang)、装读臧(dzang)、做读如奏/dzou/,础、初、楚读/tsuo/,竖/suo/着,妯、轴读/dzu/,缩读/tsu/等等;
1、第二人称为“尔”,读/n/,与赣语相同,发音时嘴微张,舌尖向上挑,抵住上齿龈,让气流从鼻腔中流出。
2、亩、木、母等读作/m/,发音时合上口,让气流从鼻腔中流出,今人多受普通话影响读成 mu。
3、古无轻唇、舌上:着读唠、就读如豆、啄读如叨、孵读如铺、澄读如邓、专读如单。
4、白读保留不腭化现象,如牛角/gə/、解/gæ/开、杏/hen/子。
5、表完结状态用“罢”,如:吃罢、玩罢。
6、其他,如方位词“许",哪里读为哪许、这里读介许,旁边读为边许。
7、倒装现象,如:步行为地走,即走在地上、自个为个自、牵挂为挂牵、司机叫机司。
潢川话——普通话
老头:老公
老嫲:老婆
老嫲(嫲/子):老奶奶
後屋娌:妻子
媳妇:儿子的妻子
兄媳妇:弟弟的妻子
老爷:公公
老婆:婆婆
老干娘:岳母
老干爷:岳父
妗:舅妈
姑娘:丈夫的姊妹
老爹:父亲最小的弟弟
老妈:小婶
老契:自己孩子的干爹
把子:铁哥们,关系好的人
老几:泛指某男的
伢孩、崽头:男孩
妮子:女孩
姊们伙(hua):兄弟姐妹(只要有女孩)
弟们伙:兄弟们(全为男孩)
妯(dzu)化:弟兄的妻子之间的关系
太巴:高祖
老太:曾祖
大:父亲
潢川话——普通话
牯子:公水牛
水沙:母水牛
老犍:公黄牛
草驴:母驴
伢狗:公狗
牙猪:阉过的公猪
叫驴:公驴
笋/sen/鸡:当年的鸡
豚子:母猪
骚胡:公羊
老改敲:阉过的母猪
郎猫:公猫
黄鳝:鳝鱼
水羊:母羊
虰虰:蜻蜓
蛐蛐:蟋蟀
叽蛉子:知了
螭虎子、吃虎子:壁虎
(燕)憋虎子/檐壁虎子:蝙蝠
癞包子,癞蝌(kiē)蟆(ma):蟾蜍
泥巴狗子:泥鳅
扁嘴子:鸭子
马鳖:水蛭
萤火虫:明火虫
角(gə)耳:田螺
红芋:红薯
地栗(lī)子:荸荠
甜杆子:甘蔗
虹(jiàng):彩虹
笤帚(su/xu):扫把
曲蟮:蚯蚓
老鸹:乌鸦
蚊子:兼指蚊子和苍蝇
草鱼:鲩鱼
咪猫:母猫
狼巴子:狗熊
角鱼易:团鱼
蝌蟆孤子:蝌蚪
狗子:蝼蛄
1、咹(ǎn),表疑问、质问、惊讶,等同成都话,例句:咹?你还没起床
2、咹(àn),表肯定回答,例句:A:你是大三的? B:咹
3、吂(mang),表反问,等同客家话,例句:不是的吂?
4、啵/吧(bào),表疑问强调,例句:他也来?不会啵
5、不(bai),表疑问,例句:是你不?
6、唅(han),表不耐烦或生气,例句:好没弄好唅?
7、冇(mao),表否定疑问,同吂,使用较少
8、蛮(man),表气愤、责问,相比于“哻”,有希望与对方讲理的意味,也有一般疑问用法,例句:你说有你这样的蛮?
9、唻(lai),句尾词,无意义,例句:我已经吃了唻
10、呢(lin),例句:咋说呢?
11、哎(ai),表肯定回答,等同“咹”,但一般为不经意回答,较随便
12、着(lao),语气词,无意义,例句:别急还早着(lao)唻,吃了唠再走
13、囒(lan),基本等同于“蛮”,只是习惯性用法的区别,但不含气愤意味,例句:等你介久哩,好囒?
14、啷(lang),含嘲讽或没好气意味,例句:跟着(lao)介是他的啷,你望他还怪有理的哩
15、啊(a),区别于普通话“啊”,基本相当于普通话“呀”,例句:昨个来找你的谁啊
16、啦(la),基本等同普通话“啦”,不过用法较普通话为广
普通话——潢川话
早晨:早曦
中午:晌午
白天:白里
下午:晚(vang)上
黄昏:半(bang)晚(vang)上:
夜晚:夜黑(hær)
深夜:黑(hær)里
前夜:上晚(wang)上
以前:往先
开始:起先
每天:见天
正万儿:现在
成天:整天
多久:多昝
一次:一摆
一下子:一家什,一家伙
这段时间:这暡子
偶尔:十八(不)初一
平时:回矣、寻常
以前:上事、往先
脑袋:头脑壳子
肋骨:肋/læ/巴骨
脑袋瓜:脑嘛勺子
膝盖:腿盖包
后背:脊梁盖、颈仰盖
脖子:颈脖子
手指甲:手篷盖、手篷子
脚趾头:脚丫巴子
猪鼻子:猪拱头
猪舌头:赚头
猪肋骨:肋条
猪屁股:坐板
做/dzou/ 柚子:做样子
讲古迹:讲故事
怪误:小孩调皮捣蛋
是非:小孩不老实惹事碰坏东西
杠祸:小孩打架
逞性:由着性子不听话
磨人/黏牙:小孩纠缠大人
橡皮脸:小孩脸皮厚
惹/zai/(人)疼:可爱
排裳,俏巴:漂亮
鬼扯/tsæ/精:胡说
得/dæ/:听话;被
口:孩子顽皮过头
猴:孩子调皮
拐:脾气坏、厉害
舒(tsū)坦:家庭富裕
怪:蛮、挺
玄:非常
浪巴精/浪张/潮派:形容人很浪很能打扮
作约:不该讲究的讲究
紧着/dao/lao/ :一直
管以,能以:可以
不提辞:想都不用想
发忤:生气
发悟:突然奋发
出名:聪明
利量:整齐漂亮
尖绝:伙食丰盛
扛二蛋:串门;骗人;阿谀奉承;聊天等4种意思
不照(气)、不管:不行
牛血:年轻人发脾气
特/tiē/ 巴,罢巴:故意
单门:故意
喷大蛋:说大话
谐伙:热情;大嗓门;善于交际
撇呱:聊天
恨人:气人
笑人:好笑
趁人:恶心人
吓(hie)人:吓人
一丁/dǐng/ 个/gə/:一丁点
点把点,个把个:一点,几个,数量少
瓤/zang/:软(物理性质方面或人的脾气、态度);身体欠佳
喜欢:有高兴的意思
家什/物宴:东西
代(销)点:小卖部,商店
日头:太阳
马会儿:一会儿
迷瞪一会,晕一会:小睡一会儿
丁丁:蜻蜓
歇:睡觉
走头里:走前面
批/pǐ/ 后:身后
不使眼色/sèi/ :没有眼色
打嚏欠/han/ :打喷嚏
打哈/hə/ 欠/han/:打哈欠
嘴/dzéi/ 水/sei/:口水
牙巴骨,牙棱子:牙根,牙龈
片子:尿布
裓子:包婴儿的被毯
靸鞋:拖鞋
缭:缝
巴:贴
针线活:缝缝补补
场:好饭局
叨菜:夹菜
溜/liù/ 掉:滑掉
馏/liù/ 馍:把已放凉的熟馒头重新蒸一下
破命:猜谜
命命,凌/lìn/:冰
下凌:下冻雨,形容特别冷的天气
解/gæ/ 手,打岔:上厕所
打圆糊:给个交代,说明事情原委或者圆谎,开脱
挂牵/xian/ :牵挂
手巾/xian/jian/ :毛巾;长布
家什,物件(yan):东西
隔/gie/ 墙:隔壁
锅上,厨屋:厨房
堂屋:正房
烧锅:做饭
香胰子:香皂
一牙:一瓣,一小块
白墨/mæ/:粉笔
盖袱:被子
汗衫:背心
长袖褂:长袖外衣
袔/kie/ 包:衣兜
坷/kie/ 垃(头子):土块
旮/gie/ 旯:角落
塌:道路泥泞,难走
缭:缝
衣裳:衣服
洋角/gə/ :硬币
地走:步行
拾:捡
白慌(再):别急,等会
择/dzæ/:挑选
鬼画桃符/hu/:写字潦草
少爷儿/yēr/:长辈对顽皮晚辈的一种爱称。
掌着:扶着
捞,挣/dzèn/:拉,拽
滮水:喷水
擂倒:撞倒
角(jué)人:口角,骂人
痨(lào)死:毒死
巴着(lao/dao):希望
扒着:扶着
考着人,缺(qio)着人,坑人:捉弄人
得勿:幸亏
约摸:估计
眼望:估计
高(头):上面
捡二皮:捡别人剩下的
潢川方言正字(30)嘴角/jio/ 子:别人吃剩下的
编难:害别人浪费时间精力
掣/tsæ/ 闪:闪电
扯/tsæ/ 疯:玩得很疯
盐子子:小雪粒,霰
麻缝子:毛毛雨
撂蛋鸡:忘性大的人
红头牛(ou/ngou):脾气怪,发起火来不要命的一种人
淋伏头晒伏脚/jio/,八月连雨炒破锅。
踢死蝌/kie/ 蟆弄/len/ 死猴:形容小孩太顽皮。
羊皮羊皮,旧靴旧靴。
我说/xue/ 东你说西,我去戳狗你撵鸡:对方跟自己对着干的形象说法。
拿人手短,吃人嘴短。
一针到光州,一针到息县:形容针线缝得很稀疏。
清明湿了坟茔纸,蓑衣斗笠沤成屎。
东虹/jiang/ 日头西虹雨,出了南虹发大水,出了北虹跑断腿。
假八二十五:做样子。
贴手不离掌:片刻不能离开。
太平洋赶鸭子——不捡蛋
五月十三(指农历)关老爷磨刀:潢川气候俗语,一般这天会下暴雨。
正月十五不见晴,滴滴答答到清明:潢川气候俗语,十五下雨的话雨会一直断断续续地下到清明时节,所以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说法。潢川地区春雨绵绵,春季是一年中下雨时间最长的。
1、句尾双语气词,如:你吃了唻唅?有时可用语气词区分时态,与客家话有多个相同语气词。
2、表示一次用”一摆“,同客家话、闽南语相近。
3、用值、搞、搁、伫表示“在”的含义,其中“伫”读dei,同闽南语、客家话接近。
4、“老表”不仅指表哥,广泛用于关系好的亲热称呼,应为江西移民带来。
5、称垃圾为粪扫,与温州话、闽南语一样。
6、感觉到……,一般说‘试着(dao)……“,同客家话,保留知组读端的存古特点,其中,“着”在部分地区口语中音变为lao,例句:我试着他跟着不咋作啷(我感觉他好像不怎么样)。
7、特殊句式”何必……“,就是比如……,同湘语一样,例句:何必你说你来也好(比如你说你愿意来也好)。
8、用许表方位,如哪许、边许、介许,同江淮泰如一样,例句:他就伫边许(他就在旁边)。
9、与江淮官话有不少相同词汇、大量子尾词同西南官话、赣语相近。
10、”可”,在潢川话中用法相当之活,如:1、应该,例句:何必你可先请个假也好(假如你去先请个假也好) 2、已经,例句:你可穿汗衫了唻唅?(你已经穿背心啦) 3、就像,例句:也可那哪老几说文唻4、可好,例句:你可过来?同合肥等地接近。
11、无意义插入语,本地方言语法存在一些无意义插入语或语尾句词,加不加上都不影响句子理解,一般为增强语气或表明状况,以后专文总结,在此略举几例,如【等到】,例句“介票别等到是明个的别(bai)?(这篇别是明天的吧)”,这里【等着】就是插入语,此情境下表不确定或着急语气,另有句尾无意义词:例句“介是他的说的(他居然说这是他的)”、“扳了脱(ta)、扳脱(就是扔的意思,脱无实际意义)”。
12、句尾加“说的”,表不服或不相信,例句:介是他的说的(好像这是他的似的)。
13、用“说(xue)”表示以为,例句:我说介是他的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