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昂歌剧院

里昂歌剧院

目录导航

简介

里昂歌剧院历史悠久,造型独特。先前的建筑为四个门面与 廊厅,内部已呈斑驳状,重新改造之后 极具水准,内部空间也较先前扩增为二倍;此歌剧院地下有五层楼,而最高处的六层楼呈现出圆顶带玻璃结构的上部构造,此设计是将透明度的观念转化在建筑物上而来,整体外观颇具现代感,来到此处除了欣赏精彩的 歌剧外,还可欣赏到特殊的建筑之美。

历史沿革

里昂歌剧院,原是 文艺复兴时代留下的建筑,经过多次的改建整修,目前的景观是四年前才完工的内部大 改造,其建筑构想是以『戏剧的奇幻旅程』作为设计概念,设计师认为戏剧带给人们的是回到童年的冒险精神与想象空间,整座建筑物外壳屋顶及剧场入口通道的大红绒布包厢是以外婆的 百宝箱做为设计重点,以唤起欣赏外婆变魔术般的童趣进入剧场的奇异世界,让人们在观赏前就已经准备好踏上艺术宇宙飞船的冒险之旅,或许又在外婆的百宝箱里发现了新世界。

建筑

整修

里昂歌剧院的整修工程意味着从头构造一个新结构,而不仅仅是把这座19世纪建筑的正面保留下来。

设计师的目标十分明确:为 法国第二大城市带来一座大型的歌剧式 混合体,同时从市中心 发出城市的信号来强调其本身。因此,他们发展了半圆柱以搭配新古典主义的建筑正面。这不仅没有在视觉上打乱城市格局,事实上还在简约和朴素的基础上赋予其些许个性。19世纪的走廊依然发挥着公众入口的作用。由此,与地下室连通在一起,直通可容纳200人的房间,进而就是通向楼上的楼梯。这也为内部和外部之间提供了一个过渡元素,同时成就了一种新颖的空间布局方式:以快速扶梯的形式,离开这里便到了出口。它们把你带到门口,带到电梯上,直至餐厅,抵达楼顶的平台。这座建筑也预留了排练区,比如在顶层的那个有着绝美塔楼的芭蕾房。

繁华的内部

不同之处

里昂歌剧院也是场团合一的剧院,位于法国第二大城市里昂市,其规模远逊于巴黎歌剧院,甚至小于莱茵歌剧院和波尔多歌剧院,但它却是法国外省最有影响和最有代表性的歌剧院。虽然它在称呼上也叫国家歌剧院,但实际上由里昂市政府直接领导。里昂歌剧院成立于1693年,建筑几经改造。1985年里昂市政府投资,由法国著名建筑设计师让·努韦勒设计,对老剧院进行全面改造。为了与周围街区的建筑风格保持协调,剧院只保留了原有的四面外墙,其余全部拆掉重建。重建后的里昂歌剧院高80米,地上40米,地下40米,有一个1200座的主剧场、一个200座的多功能厅和多个排练厅,尽管占地面积不大,但设计巧妙合理,空间利用充分,功能齐全。舞台宽20米、深14米,几乎没有侧台和后台,所以无法上演超大型歌剧,也不能像巴士底歌剧院那样采取多个节目轮换演出的形式,只能采取单一演出季的形式(一个时间段内只演出一台节目)。上演的节目以中小型歌剧和现代芭蕾舞为主,基本上是自己制作,也有少量与其它剧院联合制作,这样既可以分担经费开支,也可以共享艺术资源。

里昂舞蹈之家是单纯接团演出的剧院,不带剧团,所以贴切地说应是剧场。该剧院原是里昂市政府举办各种群众活动和大型庆典的一个多功能厅,后根据市政府“向市民推广舞蹈艺术”的宗旨改造成以演出各国舞蹈为主、兼可举办音乐会的剧场。剧场不大,只有1100个座位,但其演出活动之活跃、管理方式之独特和经营者对文化公益事业的执着精神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剧院的所有权归市政府,通过租赁合同交给个人经营,属私人剧院。但其演出经营活动并不单纯以盈利为目的,而是把向市民介绍各国传统的、民间的、前卫的、高质量的舞蹈节目,为市民提供高雅的精神享受和树立剧院良好形象放在第一位。所以,尽管它是一家私人剧院,但仍然保留着公益性质,每年得到里昂市政府40%以上的财政补贴。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